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觀視界旅游攻略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觀視界旅游攻略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 人生觀 價值觀和什么觀 是自己的思維方式和精神世界?西藏兩個恐怖的“鬼湖”,...
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觀視界旅游攻略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觀視界旅游攻略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如何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答:首先我們要樹立辯證唯物主義觀點,人的正確思想不是我們頭腦中固有的,也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靠我們長期的學習、實踐形成的,特別是在長期艱苦復雜的實踐考驗中形成的,它源于我們對黨的理論、綱領、路線、方針和各項政策的認同,源于對黨的理論和黨的奮斗目標的學習和認同,也源于長期的黨性鍛煉和修養。
因此,我們要樹立正確的“三觀”,就要著重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要高度重視學習。
第二、不斷地堅定共產主義理想和信仰。
第三、把改造主觀世界作為終生任務。
第四、加強黨性鍛煉和修養,經受住各種考驗和誘惑。
存在決定意識。而人的“三觀”均是受制于客觀存在的意識形態,因此“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豈能刻舟求劍般的“凡是”堅持,拒絕與時俱進的進行“否定之否定”的更新換代,一直固化不變呢?
這就像曾經的革命理論以“削足適履”的實踐方式,堅持將革命進行到底,結果導致革命災難一再發生。
西藏的兩個“鬼湖”,不只是認識,還真都去過,一點也不恐怖,風景反而很好。
一般這兩個“鬼湖”指的就是新藏線上,從岡仁波齊去普蘭縣城路邊的拉昂措,另一個是阿里北線上尼瑪縣到班戈縣路邊的色林措。
拉昂措,被稱為“鬼湖”,是從很多傳說故事而來。這個湖去過好幾次,給人的感覺就是風大,浪也大,湖邊分布著大大小小的鵝卵石,與一路之隔的圣湖瑪旁雍措的區別大概也就這些。
恐怖?一點也不恐怖,曾經下到湖邊玩耍過,除了風大以外,風景很好啊。
另一個色林措,就在公路邊,而且是北線上兩個縣城之間的一條最主要,也是唯一的柏油公路。
想想能恐怖到哪里去?我當時路過,湖邊的野鴨子都是成群的,色林措還是黑頸鶴自然保護區。“鬼湖”的稱呼,都是一些傳說故事罷了,跟恐怖兩字也不沾邊。
供參考,歡迎補充指正,也歡迎喜歡旅游、自駕游的朋友+關注+我們,一起探討交流。
西藏兩個恐怖的“鬼湖”,您認識嗎?
現在網絡上關于西藏的兩個“鬼湖”指的是位于阿里普蘭的拉昂錯與位于羌塘申扎的色林錯。而這兩個湖,小編于18年8月份就曾自駕車到訪過,就題主的這個問題,作為自駕地理控的我,談談對這兩個號稱“恐怖鬼湖”的認知。
拉昂錯之“鬼”
拉昂錯傳說中人畜不能接近,飲其水,人蓄皆亡,且湖岸寸草不生。究其原因說是水中含有極高的咸度所至。去年八月小編曾在湖邊小試了一下水質,只是微咸,相比于海水,口感可以說是清冽的。而事實上據中科院高原湖泊研究所的結論是拉昂錯與其一路之隔的瑪旁雍錯一樣是具備直接飲用條件的,也是可以供放牧、人類使用的水源湖泊。從這方面科學地打破了“傳說謠傳”。
說到拉昂錯就不得不說她旁邊的瑪旁雍錯。瑪旁雍錯——世界中心的圣湖。全球海拔最高的淡水湖。兩湖僅隔一個小山坡,為何會有如此天壤之別的人間待遇呢?這也許就是宗教的神秘力量吧,小編算是半個無神論者,也難以明了了。只是曉得據說唐僧西出印度取經途經此地見氣象萬千,順便就此沐浴更衣。這些皆為宗教傳說,作為地理控的我還是從地理角度認知一下吧。
鬼湖拉昂錯與圣湖瑪旁雍錯原來是一體的,由于湖水下降,湖底高出部上露成陸地并把其一分為二了。
其中拉昂錯如今的面積為268平方公里,瑪旁雍錯為415平方公里,在方園幾十公里的湖區流域內,與南邊喜瑪拉雅山西段最高峰納木那尼峰(7536米)北邊崗底斯山脈第二峰圣山岡仁波齊峰(6659)組成了兩山夾兩湖的獨特地形景觀。
而據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的分析研究,地質歷史上這原本一家的大湖由于近一萬年前的喜瑪拉雅山活躍期地質活動,令區域內的河流改變,從而由外流湖演變成了內流湖再到如今的內陸湖。
而兩湖分離后,瑪旁雍錯的容積更大且南部的喜瑪拉雅山冰川發育比北部的崗底斯山更大規模,因此在湖面積整體縮小的過程中,造成鬼湖的水含鹽量是圣湖瑪旁雍錯的三倍,達到咸水湖的標準。以下一組來自中科院青藏高原湖泊研究所數據,小編作出了大膽有趣的推測(未經權威鑒定,僅供參考):該機構2010年測得瑪旁雍錯當時的最大深度為72.6米,礦化度與1976年相比增加了1/8,這說明圣湖湖水也正在變咸。而與1907年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測得的深度81.8米有了不少的水位下降,這進一步說明了這個地區內的湖泊在近一個世紀來整體面積呈縮少變化。(另一鬼湖則例外,稍后會提及)
結合去年小編在這兩湖區的考測數據:拉昂錯湖面海撥為4545米,瑪雅雍錯為4555米,而兩湖間的高地平均海拔約為4800米。大膽推測兩湖的分離時間:81.8-72.6=8.9米 變化用時2010-1907=103年 取最高湖面與上露部位平均海拔差為4800-4555=295米 295/8.9*103=3414年!也就是說這兩湖至少分離了3414年?在此期待頭條里更多專家的解讀,權當小編拋磚吧
色林錯之“大”鬼
關于色林錯是如何在短短近40年的時間里水深增加8米,積由1976年的1600多平方公里擴大到現在的2400平方公里超越昔日西藏第一大湖納木錯問題,小編之前有詳細論述過,這里不再論敘了。
感興趣的是,為何同處西藏地區相隔一千公里左右的兩個湖泊變化卻如此之大呢?拉昂錯與瑪旁雍錯繼續她們的分離術,而千里之外的色林錯卻瘋狂“吞噬”周邊曾經分離的衛星湖,重投母湖懷抱?這也許是對于象我們這些喜歡自駕西藏的地理控最吸引的西藏魅力吧,我們更樂于從科考的角度去認知這些青藏高原的壯麗湖泊而不是單單迷戀于她們的神秘傳說。
總結
自駕西藏地理控的小編本人致力于尋找自駕中的地理觀點樂趣分享體驗,希望能以獨特發現與更多讀者交流互動。如果對本人觀點有更多看法,歡迎評論區留言。謝謝。@大董179442876 @我就是兔斯基 @遠影觀世界 @中國國家地理 @地理縱橫 @昆侖還東國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觀視界旅游攻略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觀視界旅游攻略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