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蘇黎世旅游攻略圖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4個相關介紹蘇黎世旅游攻略圖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去瑞士旅游的費用是多少?去瑞士旅游,自駕、點對點火車和通票,哪個更節省?瑞士自由行,有什么當地...
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蘇黎世旅游攻略圖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4個相關介紹蘇黎世旅游攻略圖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瑞士是歐洲里面消費最高的國家,一般去十天左右,人均的費用大概是25000-30000元左右,去瑞士旅游建議提前預定機票和酒店,可以省下不少錢。
去瑞士旅游最好選擇6月-9月,是瑞士的夏季,溫度較高,這個季節適合戶外和探險活動,4-5月的春季和10-11月秋季的溫度為7-14°C,這時候適合徒步等,而且游客較少。12-2月冬季的溫度為2-6°C,最適合去阿爾卑斯山區去滑雪。
去瑞士旅游的費用是2萬元左右。
瑞士,全稱瑞士聯邦,瑞士平均每千余人擁有一家銀行, 瑞士特別注重教育的均衡發展, 是中歐國家之一,全國劃分為26個州。瑞士北鄰德國,西鄰法國,南鄰意大利,東鄰奧地利和列支敦士登。全境以高原和山地為主,有“歐洲屋脊”之稱。伯爾尼是聯邦政府的所在地。
在瑞士自駕的費用較周邊國家還是要貴一些的。但是自駕的好處是不擔心行李開箱裝箱,時間自由掌握,住在城市外圍價格會便宜。不方便的就是停車位不好找,還要高速票。走在鄉間公路可以看景,但也要小心駕駛,有點累心。
點對點火車票買起來比較麻煩,受時間限制不太靈活。
旅游通票應當說從方便程度上來講是最好的,盡管屬歐洲最貴,但含金量高,通票包括了所有的火車,汽車,游船,絕大多數的博物館,還有一些景點的優惠程度也高。
通票分定期,活期,半價等等幾個種類。
點對點還是哪種通票,可以把自己的行程確定之后用“歐鐵”官網查查價格來對比。另外,各個景點的門票也很容易從各種攻略上查出來,比較一下就好。
去年9月4號到瑞士,9號離開。建議在瑞士租車自由行,比較方便,最好提前網上預訂好車輛,這樣下飛機直接在機場就可以拿到車。我們先去的琉森,或者叫盧塞恩。預定了一家湖邊的酒店,陽臺就能看到皮卡圖斯山。在盧塞恩可以待個三天,不用太匆忙。一天逛一逛盧塞恩市內的景點,基本上徒步就可以,酒店會提供免費的公交卡,所以不想走路,也可以搭乘公交車,可以嘗試體驗一下。另外兩天可以去瑞吉山和皮拉圖斯山。坐一下世界上最陡的齒輪小火車。感受一下云霧里的阿爾卑斯山脈。還可以開車到附近的小鎮,每一處都像風景里的道具。離開盧塞恩,我們又去了蘇黎世。蘇黎世大學那里的高點的確是一個比較好的觀景平臺,很喜歡蘇黎世的電車,感覺和城市很相稱。另外在學校附近發現一種果實,完全不知道是什么奇怪物種,這就是旅行的驚喜,看我們沒看過的風景,吃不同風味的美食,擁有不同以往的人生感悟~
我是2016年去的是瑞士,距離現在也有4年了,現在回憶起來,仿佛就在昨天,希望我分享的這些經驗能幫助到你。
瑞士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安靜,第二就是干凈。
去瑞士的話,還是得看你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是購物的話那我比較推薦蘇黎世,盧塞恩和因特拉肯,這三個城市基本上都可以滿足購物的需求。
如果是看景色的話,我推薦兩個地方,第一個地方其實不算是城市,我認為撐死算個小鎮,叫圣莫里茨,這個小鎮把瑞士的安靜表現的淋漓盡致,非常舒服,我記得我去的時候是6月份,天氣其實很好,太陽曬在身上暖洋洋的,但是在早上還能呼出哈氣,這種矛盾帶給我的感受實在是太深刻了,在圣莫里茨附近有個雪山,名字好拗口,我實在沒記住,天氣好的時候景色非常美,最關鍵的是人不多,個人認為比因特拉肯的少女峰的景色要好,附近還有個湖,名字我也忘了,景色也是非常美,可以沿著湖遛彎,也可以坐在湖邊的長椅上吹吹風,發發呆,如果不是時間不允許,我能在那湖邊坐一天;第二個地方叫沃為,是查理卓別林和奧黛麗赫本晚年定居的地方,整個瑞士境內有大大小小數萬個湖泊,在沃為,就有著全瑞士最大的湖——日內瓦湖,整座湖泊的面積大概在500平方公里左右,已經相當于一個小鎮的面積了,從我住的酒店的房間向外眺望,景色依山傍水,寧靜祥和,真的非常的美。
我上傳了一些圣莫里茨和沃為的照片,希望你能喜歡。
自由行去瑞士可以采用兩種交通方式:自駕或乘坐火車(瑞士通卡)。都是非常推薦的方式。
瑞士非常適合自駕,特別是穿越阿爾卑斯山的過程,你能欣賞到絕美的景色。當然,在瑞士的湖區中行進,那種融入自然的感覺也是超贊的。
瑞士的高速公路條件較好,你不用擔心路況的問題。大部分道路限速在100以上,有些達到120以上。因為山路較多,開車時要格外注意安全。另外也要租一臺動力好點的車(最好是2.0以上的柴油版車型,扭矩更大,動力更出色),這樣爬山路就不用擔心了。
總之,在瑞士自駕肯定會讓你終身難忘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蘇黎世旅游攻略圖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蘇黎世旅游攻略圖的4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