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旅游景點假期人數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旅游景點假期人數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假期旅游該不該限制人數?2019中秋節旅游人數及消費金額?2018年國內旅游將達多少人次?假期...
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旅游景點假期人數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旅游景點假期人數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個人認為該限制人數,春季來臨,正是旅游踏青的好時節,每到節假日,一些旅游景點就會人流爆滿,對此有人說應限制節假日旅游景點的人數,有人認為旅游是公民個人的權利,不應限制。
筆者認為隨著人們經濟能力的提升,生活理念的轉變以及交通越來越發達,越來越多的人都會在假期選擇旅游,通過觀賞美景,體驗風土人情,來緩解工作生活壓力。但很多景點也因此出現了人數爆滿的現象,同時還會引發長時間堵車、景區環境破壞的問題,這就直接導致旅游質量下降,根本達不到我們最初旅游的目的。基于此,我認為,景區在節假日還是有必要限制人數的,這樣才能保證旅游的美好心情。
一方面,這是為游客的安全著想。景區的承載能力是有限的,超過了限度就會威脅游客生命安全了,一旦發生事故,后果更不堪設想。例如幾年前九寨溝就因人數過多,發生了大量旅客長時間滯留景區的事件,還出動武警來維持秩序。
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美景長的長期保存著想,尤其是很多自然景觀或歷史文化價值較高的文物,其損毀后是不可再生的,如果超過了旅游承載力,就會導致環境和文物的永久性破壞。比如敦煌壁畫,如果進入洞窟觀看人數過多,洞窟的二氧化碳就會過多,對壁畫的損害就會越嚴重。其實這幾年因人數增多,敦煌壁畫已經出現損耗的現象,但作為人類共同的文化財產,又不能完全封閉,不對大家開放,故而只能限制人數。
2019年中秋節全國旅游數為8600多萬人,消費金額為2286億元。
2019年中秋節是9月13日。中秋節放假3天,人們利用小長假出游,以短途游為主。據統計全國出游人數約8600萬人,實現消費收入為2286億元人民幣。其中出境游人數約28萬人,消費20億元。
7月6日,中國旅游研究院組織專家團隊編寫并發布了《中國國內旅游發展年度報告2018》(以下簡稱《報告》),該《報告》清晰直觀地展現了2017年國內旅游發展的總體情況、市場特征、產業特征、旅游客流空間特征、節假日市場特征,并就2018年發展趨勢提出建議。據預測,2018年國內旅游人數將達到55.01億人次, 同比增長10%; 國內旅游收入達5.07萬億元, 同比增長11%。《報告》顯示,2017年國內旅游人數50.01億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12.8%。國內旅游收入4.57萬億元,上年同期增長15.9%。從2011年以來的發展趨勢來看,國內旅游接待規模年均保持在13.5%左右的增長,旅游收入則保持在年均19.3%左右的增長。從區域旅游發展趨勢來看,2017年客源地潛在出游力在東中西三大區域之間的比例大約為6.3:2.4:1.3,相比較長期處于“7:2:1”的三級階梯狀分布格局,東中西三大區域之間的差距無論是在累計潛在出游力還是在旅游產業綜合發展水平方面均呈現出明顯的收斂趨勢,區域均衡化格局逐漸顯現。其中,2017年中、西部地區旅游收入的增長率分別為25.79%和27.69%,超過東部地區的9.63%;旅游人次的增長率分別為18.62%和22.65%,超過東部地區的3.55%,可見我國旅游產業正在成為區域旅游發展的引擎,尤其是中西部地區,旅游產業發展速度超過了東部地區。其中,國內旅游市場方面,休閑度假的比重提升是現實的市場主導特征。2010年,我國城鎮居民出游以觀光游覽為目的者占32.9%,以休閑度假為目的者占25.0%。2017年,這兩個數據分別為22.1%和30.1%。2010年,我國農村居民出游以觀光游覽為目的者占12.2%,以休閑度假為目的者占6.0%。2017年,這兩個數據分別為21.8%和20.7%。據統計數據表明,我國城鎮居民旅游消費約占到全國的80%,其人均旅游花費約1115.2元,主要集中在交通、餐飲、住宿及購物四個方面。某種程度上,城鎮居民的出游特征引領了中國居民的整體特征。綜合判斷,觀光游覽的比重下降已經成為國民旅游市場的中長期趨勢,休閑度假的比重提升則是現實的市場主導特征。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旅游景點假期人數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旅游景點假期人數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