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天津衛旅游景點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4個相關介紹天津衛旅游景點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天津什么河有名?天津衛是什么意思?衛是什么?天津衛是什么意思?天津衛的由來?天津什么河有名?天津的...
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天津衛旅游景點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4個相關介紹天津衛旅游景點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天津的海河是最有名的,海河穿城而過直奔塘沽入海口,滋養了天津人是天津人的母親河。除了海河在天津境內還有潮白河,獨流減河等都是很知名的河流,但是尤其是海河名氣最大,流域最廣,素有九河下梢天津衛三道浮橋兩道勾,來比喻海河流域之廣泛
"天津衛"的“衛”是明朝的軍事建制,由指揮使統領,直隸于后軍都督府。每衛士兵足額5600人,天津三衛士兵定額16800人。
在明朝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在天津設衛,作為軍事要地,在三岔河口西南的小直沽一帶,天津開始筑城設衛,稱天津衛,揭開了天津城市發展新的一頁。后又增設天津左衛和天津右衛。于是,人們又把天津叫做天津衛。
在清順治九年(1652年),天津衛、天津左衛和天津右衛三衛合并為天津衛,設立民政、鹽運和稅收、軍事等建置。雍正三年(1725年)升天津衛為天津州。雍正九年(1731年)升天津州為天津府,轄六縣一州。
意思如下,
1、天津衛:“天”是天子的意思,而“津”是指渡口的意思。天津得到賜名后,于同年設置了軍事部門。“衛”是明朝的軍事建制。當時天津設有天津衛、天津左衛、天津右衛,統稱三衛。
2、“衛”是明朝的軍事建制。當時天津設有天津衛、天津左衛、天津右衛,統稱三衛。至今人們經常提到的“天津衛”一詞,和“天津”一詞都是一個意思,只是年代不同的稱呼而已。
明永樂二年(1404年)筑城設衛,稱“天津衛”。 始于隋朝大運河的開通。唐中葉以后,天津成為南方糧、綢北運的水陸碼頭。宋金時稱“直沽寨”,元朝改稱“海津鎮”,是軍事重鎮和漕糧轉運中心。
明太祖朱元璋在1368年建立明朝后,為了鞏固王朝權利,將自己的兒子們封為王,分別駐守各地。第四個兒子朱棣被封為燕王,駐守北京。1398年,朱元璋病死。因為太子早年夭折,所以由朱元璋的長孫朱允炆繼位,史稱建文帝。
燕王朱棣經過幾十年的苦心經營,在諸王中實力最強。
由于建文帝平庸無能,加上自己的政治野心,朱棣在1400年以“靖難”為名,發兵與其侄子建文帝爭奪皇位。
朱棣率兵從天津的前身-直沽出發,偷襲滄州,并經過幾年的戰爭,最終攻陷南京,奪取皇位。
1402年,朱棣即位,是為明成祖,年號“永樂”。為了紀念開始發兵的“龍興之地”,朱棣把“直沽”這個曾的“天子渡河之地”賜名為天津。“天”是天子的意思,而“津”是指渡口的意思。天津得到賜名后,于同年設置了軍事部門。“衛”是明朝的軍事建制。天津衛也開始了筑城建設,初建時的天津城其實是個土城,這座土城周長9里多,城高3丈5尺,寬2丈5尺,城的形狀是東西長、南北短,很像一把算盤,所以當時人們也把它稱為“算盤城”。
當時天津設有天津衛、天津左衛、天津右衛,統稱三衛。至今人們經常提到的“天津衛”一詞,就是從此而來。2004年12月23日是天津設衛筑城600年的紀念日。天津設衛建城600 年,決不是說天津只有600年的發展史。
從秦漢到宋元,歷代在天津地區挖渠開河,運糧建寨,設官建制,發展魚鹽業生產等活動。
由于金、元兩朝,建都北京,天津地位日顯重要。但是天津作為一個具有完整意義的都市卻是從明朝開始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天津衛旅游景點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天津衛旅游景點的4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