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遂溪有約旅游景點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遂溪有約旅游景點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海水稻”是用海水直接澆嗎?你是怎么理解的?“海水稻”是用海水直接澆嗎?你是怎么理解的?“海水...
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遂溪有約旅游景點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遂溪有約旅游景點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海水稻”是用海水直接澆的嗎?你是怎么理解的。
明確告訴你“海水稻”可不是真的用海水進行澆灌生長的,它只是對比較耐鹽堿水稻品種的的一種稱呼而已,雖然當前產量比一般水稻低,但米質口感不錯,硒元素和氨基酸含量高,米質也沒有一絲海水的咸味。
“海水稻”的耐鹽能力通常在0.3-0.6%,而海水含鹽度為3.3%-3.5%,所以海水稻不是指用海水澆灌生長的水稻,而是指可以在灘涂或鹽堿地進行種植的水稻品種。海水稻是袁隆平院士和他的科研團隊長期攻關克難的產物,也是徹底解決了鹽堿地不能種植水稻的歷史,無疑將對我國水稻面積的大范圍增加,水稻總產增加,甚至解決當前世界口糧不足等問題意義重大。必定在以前只能荒無的灘涂和鹽堿地,現在試驗種植海水稻也可以基本畝產800斤了。只是海水稻較當前種植為主的普通水稻也是有所不同的。
海水稻因為其耐鹽堿性高,所以可在灘涂或鹽堿地進行種植。但我們常規種植的普通水稻,通常因其對耐鹽堿性差,只能在淡水中種植生長,而不能種植在灘涂等鹽堿地;海水稻植株通常遠比普通水稻要高,而且稻穗一般也比較長,而海水稻脫殼后的米一般也不是白色,而是多為胭脂紅色,也許是海水稻富集作用較強緣故,目前試驗種植的海水稻米質口感總體較普通水稻香甜,沒有海水咸味,檢測海水稻的硒含量和氨基酸含量通常都比普通大米高。
因此,海水稻也是普通水稻的一種,只是在某些方面較普通水稻有所不同,雖然現在也還沒有大面積推廣應用,但相信不久的未來將走近我們的餐桌,和普通水稻一樣成為我們日常的口糧。
數據說話:
很多媒體宣傳海水稻能用海水灌溉,我大吃一斤,這年頭大家都忙著把鹽堿地去鹽堿化,居然還有人倒行逆施,往田里澆海水,這不是糟蹋土地嗎?一起看看海水稻相關的幾個數據:
一、海水鹽分含量
每1000克海水中含有35克鹽,即海水鹽分含量為3.5%
二、水稻耐鹽能力
根據上個世紀80年代一次水稻資源耐鹽試驗報告得知,水稻的耐鹽能力最高可達到0.4~0.5%,當然這種灌溉用水濃度遠遠達不到海水鹽分含量。
三、湛江地方品種灌溉“海水”咸度
通過文獻查找我們可以看到,湛江地區地方品種灌溉的所謂海水咸度最高只有0.3%,在海水漲潮期間挑取不同地點測試的灌溉用水咸度為0.1~0.3%;
四、沿海種植水稻(普通水稻)的經驗數據
對于一般水稻品種來說灌溉用水鹽分在0.2%以下,基本上沒什么問題;一旦超過0.3%就會導致僵苗死苗等現象。
“海水稻”簡稱海稻,是一種耐鹽堿的水稻品種。海水稻株高可達1.7米,抗海水倒灌,稻米呈紅色。海水稻并不是用海水澆灌,而主要是用淡水澆灌。
1、海水稻推廣種植的意義。
海水稻因其耐鹽堿,能在鹽堿地的灘涂生長。我國有15億畝鹽堿地,2.8億畝可以用于海水稻生長。按畝產300~400公斤計算,可產糧近1000億公斤,可以滿足幾億人的糧食需求。海水稻并不是用海水灌溉,而且鹽堿地的含鹽量必須低于1%,濃度過高容易減產或者顆粒無收。現在很多水稻專家都在研究海水稻,提高海水稻的耐鹽堿度。以目前的技術,海水的含鹽量3%左右,而海水稻的耐鹽堿度只有1%,還不能直接用海水灌溉。提高海水稻的耐鹽堿度,能開發更多的鹽堿地種植海水稻。目前海水稻的產量并不高,畝產三四百公斤,提高海水稻的產量也是任重道遠。
2、海水稻并不是袁隆平首先發現的。
說到水稻,我們常常會想起“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去年袁老的海水稻,在各大媒體輪番報導,很多人更相信是袁老的功勞。提到海水稻,我們應該牢記一個人,他就是陳日勝。陳日勝長期在湛江研究推廣海水稻,時間長達三十多年。起初陳日勝研究的海水稻畝產只有100公斤,通過改良畝產達到300~400公斤。2016年10月,袁隆平的海水稻研究中心在青島落戶。隨著袁老加入海水稻的研究,海水稻的名氣迅速傳開。袁老在海水稻的研究和推廣也是功不可沒。
結語:目前的技術水平,海水稻只能在千分之六的鹽度灌溉水條件下正常生長,而海水的鹽度達到3%,離用海水直接灌溉海水稻的技術還是任重道遠。但按目前的海水稻技術,能開發2.8億畝鹽堿地種植海水稻,意義重大。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遂溪有約旅游景點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遂溪有約旅游景點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