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芬蘭大鐘旅游景點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芬蘭大鐘旅游景點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為何有些蘇聯百姓竟然視德軍為救星?為何有些蘇聯百姓竟然視德軍為救星?誠邀,如題。二戰時期希特勒...
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芬蘭大鐘旅游景點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芬蘭大鐘旅游景點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誠邀,如題。二戰時期希特勒發動對蘇聯的襲擊,極大的傷害了蘇聯百姓的生命利益。那么為何在德國攻蘇時,本該是侵略者的德軍卻被某些蘇聯百姓視為救星呢?
簡而言之,這與蘇聯二戰前的擴張活動有關!
實際上蘇聯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更不是鋪滿鮮花的。蘇聯擴張的道路伴隨著東歐小國的血淚。
據史料記載,自俄羅斯,烏克蘭等聯盟成蘇聯后,新生的政權就開始了狼吞虎咽的擴張,最開始倒霉的便是波羅的海三國——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二戰前便成為了蘇聯的勢力范圍。1939年,蘇聯又發動了蘇芬戰爭,奪取了芬蘭東部地區和港口。哪怕二戰時期德國入侵波蘭,蘇聯這時候也從東面攻打波蘭平分了蘇聯,客觀上幫助了德國的侵略。在蘇德戰爭爆發的1941年前,蘇聯在東歐的邊國界已經全面西移,德國發動對蘇聯的閃電戰也是越過這條新的國境線開始的。
所以這就是問題的答案。
小編以為,那些對德軍抱有希望的蘇聯人就是這些二戰前被強行劃入蘇聯的東歐人,這些人對蘇聯本就是“國仇家恨”,所以德軍攻打蘇聯,某種意義上來說算是為他們報仇,這些人自然歡迎啦。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有些蘇聯老百姓視德軍為救星,是因為他們對蘇聯政府不滿。
蘇聯,本身是建立在鐵血暴力革命之上的一個國家。其內部存在多重矛盾。
其一是階級矛盾。這階級矛盾不光是資本家和工人的矛盾,還有工人和農民(尤其是富農)的矛盾。俄羅斯、烏克蘭等地地廣人稀,斯拉夫農民不像中國農民這么苦逼,很多都是中農甚至富農,家有大片良田,成群牲口,吃穿不愁,糧油滿倉的。工人階級革命的時候,他們很多人并不感冒。后來蘇俄內戰,采用戰時共產主義強征糧食,雙方矛盾到了極點,列寧都說右邊吊著一億農民可以把我們的船直接拽翻,所以在內戰稍微平息,趕緊實行了新經濟政策。后來斯大林執政,實行強硬的剪刀差,使得蘇聯快速成為世界第二工業強國,但同時損害了農民的利益。這就使得不光是過去的保王黨分子或資產階級分子,就連部分農民都對蘇聯政權不滿。
其二是民族矛盾。蘇聯是由多個民族國家組成的,列寧最初說的是可以自由進出,后來斯大林改成了只準進不準出。此舉穩定了蘇聯的政局,也造成反彈。尤其烏克蘭,歷史上就和俄羅斯矛盾不斷,蘇俄內戰期間直接在德國人支持下建立了民族主義陣營,既打紅軍也打白軍。后來被斯大林率軍擊潰。后來斯大林的糧食征集政策又造成烏克蘭饑荒。因此,不少烏克蘭人對斯大林恨之入骨。他們構成了德協軍的主力之一。
此外,斯大林的全面肅反,殺戮過多,也是得部分受害者及家屬心懷怒意。
這些人加在一起,使得部分蘇聯百姓對德國人熱烈歡迎。
但是,真正的有識之士都明白德國人是來干什么的。德軍曾找到一個沙皇時代的將軍,他對德國人說,如果你們早20年來,我們會幫助你們一起推翻布爾什維克,但現在你們來的太晚了,我們剛剛從戰爭下恢復建立了一些東西,你們又要來破壞,我們會拼命阻止你們。
另外,希特勒的種族主義,把斯拉夫人視為劣等民族,各種虐待手段齊上,這也讓蘇聯老百姓看透了德國人的真面目。很快,在德軍占領下,對蘇聯的不滿完全消除了……
(歡迎關注巴山夜雨涮鍋,也歡迎發表您的看法)
斯大林搞工業化,用糧食和德國換技術,殘酷剝削蘇聯農民,造成土地荒蕪,大饑荒讓烏克蘭死了一千多萬人,這是仇恨的根源,蘇德戰爭,蘇聯撤退,采取殘酷的三光政策,很多后來蘇聯包裝的著名英雄,都是干這事兒的積極分子。這是恨上加恨,所以到現在,只要不是俄羅斯人誰到烏克蘭派兵,人家都歡迎。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德軍經過波羅的海三國以及烏克蘭時,很多居民沿路歡迎,主動提供食物和其他物資。
原因很簡單,蘇聯的政策在這里不得人心。
對于波羅的海三國,完全是蘇軍用武力打下來的。
蘇軍占領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以后,在這里搞大清洗,殺了不知道多少人。
敢于對抗他們的民眾,不是被槍決就是被流放到西伯利亞。
作為小國,三個國家差點就要滅亡,這形成了深深的民族仇恨。
甚至直到今天,你去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用俄語問路,當地老人都不會搭理你。
這三個國家,也是最早脫離蘇聯的加盟共和國。
同時,蘇軍又把大量當地男性編入軍隊,作為炮灰。后來統計,按照人口比例來算,拉脫維亞男性參軍比例是蘇聯男人的好幾倍。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芬蘭大鐘旅游景點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芬蘭大鐘旅游景點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