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旅游景區上稅比例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旅游景區上稅比例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建設項目招待費比例?國家繳稅是按什么比例收稅?古代一戶要交多少稅?建設項目招待費比例?我的答案...
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旅游景區上稅比例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旅游景區上稅比例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我的答案建設項目招待費比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四十三條,企業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業務招待費支出,按照發生額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的5‰。
業務招待費60%可以稅前扣除,40%要做納稅調整,一般企業的交稅比例是25%,即業務招待費*40%*25%。
建設項目業務招待費比例:業務招待費要根據公司業務發展的需要以及公司主營業務收入情況的多少來報銷招待費!其比例在公司經驗總費用中百分之10!還有按照稅務管理的規定,公司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業務招待費支出,要符合稅費規定可以所得稅前扣除!
應納稅所得額=月工資薪金收入-社保費、住房公積金 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額-扣除標準)*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扣除標準1600元/月(2008年3月1日起調高為2000元) 不超過500元的,稅率5%,速算扣除數為0; 超過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稅率10%,速算扣除數為25 超過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稅率15 %,速算扣除數為125 超過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稅率20 %,速算扣除數為375 超過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稅率25%,速算扣除數為1375 超過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稅率30%,速算扣除數為3375 超過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稅率35%,速算扣除數為6375 超過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稅率40%,速算扣除數為10375 超過100000元的部分,稅率45%,速算扣除數為15375
每朝代不一樣; 每個朝代不同時期不一樣; 例如:秦代為大約二稅一; 漢代為十五稅一到三十稅一; 隋唐實行租庸調,稅收只與人頭有關:每丁每年向國家輸粟2石,絹2丈、綿3兩( 或布2丈4尺、麻3斤),服役20日(或每日納絹3尺或布3.6尺); 唐末兩稅法,以墾田面積和戶等高下攤分稅額,無地的商人三十稅一; 宋代稅收按土地多少與好壞計算而元代則稅法較為混亂,大約是北方采用租庸調,南方采用兩稅法; 明代采用一條鞭法,綜合賦稅徭役等許多項目,計算更為復雜; 清代攤丁入畝,稅收進一步降低。
總的來說,稅收基本保持在十分之一以下。當然這是不考慮大戶逃稅和官場的腐敗等的數據。不同朝代,稅收是不同的。
夏商周時期只收糧食,大概收取種田者收成的10%;春秋戰國稅制開始進入成熟時期,農民耕地要交稅,連人也要交人頭稅了,而且由于商品經濟的出現,統治者開始征收關市之賦、山澤之賦,工商稅收就這么出現了,這時大概要收取20%;秦朝因大興土木,那時徭役是先前的30倍,農民糧食稅收也提高到50%;漢代吸取秦朝的前車之鑒,輕徭薄賦,田租比例大概是8%,但漢朝重農抑商,對商人重征財產稅,掙的錢要對半分。其后,歷朝歷代的賦稅徭役也都有所不同。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旅游景區上稅比例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旅游景區上稅比例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