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景區旅游發展歷程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景區旅游發展歷程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A級景區劃分是從哪年開始的?什么是旅游景區?歷朝歷代有過景區收門票的嗎?A級景區劃分是從哪年開...
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景區旅游發展歷程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景區旅游發展歷程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為編寫適合景區發展的行業標準,國家旅游局引入ISO9000標準體系中的原則,結合我國旅游景區的現實情況,于1998年由魏小安主持制定國家標準《旅游區(點)質量等級服務標準》。
1999年6月14日,該標準由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正式批準,于1999年10月1日起正式實施,由國家旅游局負責歸口管理。
中國旅游景區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即通常意義講的A級景區)開始于2001年,在當年的全國旅游工作會議上,公布了首批187家4A級旅游景區,這標志著A級旅游景區體系在公眾層面的正式出現。
旅游景區(tourist attraction)是旅游業的核心要素,是旅游產品的主體成分,是旅游產業鏈中的中心環節,是旅游消費的吸引中心,是旅游產業面的輻射中心。
旅游業是很多城市或地區的支柱性產業,所以在國計民生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我國有很多典型的旅游城市,例如三亞、麗江、焦作、黃山、敦煌、西峽等等,都是以旅游為核心,全面帶動整體經濟發展的城市。直接受益的行業有旅游業、餐飲娛樂、城市交通、生活服務行業、旅游紀念品 等等全面帶動整個地區的生產消費各行業的共同發展,形成以旅游為龍頭的旅游經濟產業鏈。 景區分類
文化古跡類
文化古跡類旅游景區主要指古代時期就已經存在,卻未因時間原因消逝,至今仍然存在的典型遺跡,具有一定的文化價值或歷史價值的文物古跡為主的景區。文化古跡類景區是人們學習歷史、了解歷史以及教育當代人的良好場所。如:北京故宮、長城、天壇、頤和園、云岡石窟沈陽故宮、莫高窟、秦始皇帝陵、周口店北京猿人遺跡、承德避暑山莊、曲阜孔廟、平遙古城、麗江古城、龍門洞窟、南陽武侯祠、五臺山、殷墟、大足石刻、沈陽故宮蘇州園林、福建土樓、鳳凰古城等世界文化遺產的地方。
別說古代有沒有景區,就是近代也沒有景區一詞,近代100年以前,蘇州出現園林,承德出現皇家苑林,及北京的圓明園,但那都身份顯達的貴人游玩的地方,大眾百姓是去不了的,自然也就沒有門票可售。
古時的文雅人士,游走是名山大川,欣賞的是小橋流水,描寫的花前月下。廣大的農夫徒步耕耘在秀美的田野,享受金色的秋收,比人造的假山皇園好多了。
只有每年的青明節,春意盎然時,窮人借助掃墓的余時,去爬爬山,踏踏青,春風吹佛面,桃花映眼簾,全是大自然免費,是不用掏錢買票的
現代人挖空心思,人造景點,美其名曰為景區,設置高價入園,帶動經濟發展,這種現象,可能也是一種社會進步吧?
據我所知沒有,古人應該還沒有這個意識和景區的概念。名山大川,江河湖泊一類的自然景觀,都是皇帝家的,沒人圈起來收費。但是現在很多古代建筑比如故宮頤和園等等,也都是屬于皇家,一般老百姓也進不去。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景區旅游發展歷程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景區旅游發展歷程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