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旅游景區用地指標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4個相關介紹旅游景區用地指標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城市人口與用地規劃標準?請教大家,水庫水面占不占建設用地總規模指標啊?土地利用年度計劃指標有哪...
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旅游景區用地指標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4個相關介紹旅游景區用地指標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城市人均建設用地指標及用地標準是:
城市規劃人均建設用地指標分為四級,最低為60平方米/人,最高為120平方米/人。
標準將位于Ⅰ、Ⅱ、Ⅵ、Ⅶ氣候區的城市規劃人均城市建設用地指標的上下限幅度定為65.0 ~ 115.0m2/人。
將位于Ⅲ、Ⅳ、Ⅴ氣候區的城市規劃人均城市建設用地指標的上下限幅度定為65.0 ~ 110.0m2/人
是密切聯系的。
用地標準必須與人口規模相適應,用地統計范圍與人口統計范圍必須一致,人口規模應按常住人口進行統計。
規劃建設用地標準應包括規劃人均城市建設用地標準、規劃人均單項城市建設用地標準和規劃城市建設用地結構三部分。
水庫水面的處理,部的態度是含糊的、前后矛盾的。
從建設用地報批的角度,水庫水面屬于建設用地;如果在規劃編制階段不給用地指標,規劃數據庫中不把水庫淹沒范圍的規劃地類定為水庫水面,到準備用地報批的時候還是要做規劃調整,照樣扣指標。如果在規劃基數轉換的時候,把現狀水庫水面改為河流水面或坑塘水面,是可以把交通水利這部分建設用地的總規模降下來,但是地籍部門在以二調數據為基礎進行年度變更的時候,是不管你規劃基數怎么轉的(除非你有本事把二調的地類改了)。這種人為造成的一個系統內兩個部門之間用兩種地類的做法,只會給自己帶來無窮后患,尤其是在進行規劃基數轉換的時候做手腳。《土地管理法》第24條規定,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土地利用計劃管理,實行建設用地總量控制。土地利用年度計劃是國家對計劃年度內新增建設用地量、土地開發整理補充耕地量和耕地保有量的具體安排。土地利用年度計劃指標包括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土地開發整理計劃指標和耕地保有量計劃指標等。
1.鄉鎮、村集體閑置土地可按有關規定劃撥給“扶貧車間”無償使用,“扶貧車間”租賃土地可按有關規定享受租金減免政策。
2.在不占用已劃定的永久基本農田的基礎上,將認定的“扶貧車間”用地納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統籌安排用地計劃指標優先保障。在辦理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征收手續后,對我省確定的優先發展產業且用地集約的工業項目及以農、林、牧、漁業產品初加工為主的工業項目,在確定土地出讓底價時可按不低于所在地土地等別相對應《全國工業用地出讓最低價標準》的70%執行。對上述內容中擬定的出讓底價低于該項目實際土地取得成本、前期開發成本和按規定應收取的相關費用之和的,應按不低于實際各項成本費用之和的原則確定出讓底價。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旅游景區用地指標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旅游景區用地指標的4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