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故宮博物院臺灣旅游景區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故宮博物院臺灣旅游景區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為什么臺北有個故宮博物院?北京故宮博物院和臺北故宮博物院比,哪個藏品更多更珍貴?為...
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故宮博物院臺灣旅游景區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故宮博物院臺灣旅游景區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無論是位于北京的故宮博物院,還是位于臺北的故宮博物院,它們的成立與發展都是與近代以來的歷史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我們先來回顧一下這段歷史。
辛亥革命、清帝遜位之后,中華民國政府于1914年將熱河避暑山莊和沈陽故宮的文物遷至北京,于紫禁城外延設立古物陳列所,這是故宮博物院的前身。此后,又于1925年正式成立故宮博物院,制定詳細章程來保管文物珍藏。而到了1931年,日軍侵華的野心進一步暴露,國民政府開始對故宮博物院的珍藏進行有組織的南遷,先到上海,繼而轉運南京,于1937年在南京正式成立中央博物院,此后,隨著戰事的推進,一部分文物進一步南遷到長沙、貴陽、成都等地,剩下的一部分藏品則因來不及運送而留在了北京和南京。抗戰勝利之后,解放戰爭爆發,隨著國民黨軍隊的頹勢一步步顯露,國民政府將存在南京等地的文物和圖書等物品分批運往臺灣,成為臺北故宮博物院展品的主要來源。此后,國民黨政府于1965年正式建立臺北故宮博物院,于是,兩岸便都有了“故宮博物院”的存在。不難看出,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成立是與我國近代以來的歷史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是歷史原因導致的結果。
(圖為臺北故宮博物院夜景)
提及臺北故宮博物院,有三件珍品是不得不提的,其一就是被稱為國之重器的周宣王時期的毛公鼎,因鼎上篆刻有西周時期的珍貴史料而聞名于世;其二則是清代光緒皇帝瑾妃的陪嫁品——翠玉白菜,因其精致的做工而聞名;其三是清代的“東坡肉”,是一塊天然的石頭,但造型卻酷似五花肉塊,因此而得名。除了這三件之外,臺北故宮博物院還藏有宋代定窯的嬰兒枕、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元代黃公望《富春山居圖》的一部分等諸多珍品,是了解中國古代文物的好去處。
(圖為毛公鼎)
近幾年來,大陸的博物院和臺北故宮博物院的交流日益增多,兩段《富春山居圖》就曾于2011年合體展出,兩岸還聯合出版了“三希帖”(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王獻之《中秋貼》和王珣《伯遠帖》),都是友好交流的典例。實際上,兩岸雖因歷史原因未能統一,但兩岸文化確是同出一脈,這是無法割斷和忽視的聯系。
大家都知道,中國有兩個故宮博物院,一個在北京,一個在臺北。因此,時常有人將它們拿出來做比較,想要知道哪個故宮里的藏品更多更珍貴?根據現有實際情況可以很肯定地告訴大家,北京故宮里的藏品數量更多,但是兩個故宮里的藏品都同樣珍貴,都是同屬于華夏文化的藝術精品,是沒辦法用某一標準來比較哪里的更加珍貴。
首先,根據現有藏品數量來PK,北京故宮擁有絕對優勢。根據相關資料統計來看,建立于1925年10月10日的北京故宮,有藏品1807558件,其中珍貴文物1684490件。不僅如此,北京故宮的大小宮殿有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間,與收藏其間的藝術文物同樣屬于歷史寶藏。而臺北故宮建造于1962年,現有藏品696344件,基本上大部分都是來自于從北京故宮遷移而去的,所以從數字來看,北京故宮已經完勝。
其次,從藏品的精致化程度來PK,臺北故宮藏品略勝于北京故宮藏品。
眾所周知,臺北故宮里的寶物基本上全是從大陸運送過去的,因此當初在挑選時主要以珍貴精致的藏品為主,翠玉白菜、東坡肉形石、毛公鼎被稱為臺北故宮博物院的三大鎮館之寶,再加上北宋汝窯天青無紋水仙盆、北宋汝窯蓮花碗、《祭侄文稿》、《黃州寒食帖》等珍品,都顯示出臺北故宮藏品以精為主的特色。而北京故宮里的藏品整體來看更加大氣,雖然不乏像彩漆描金樓閣式自開門群仙祝壽御制鐘、元掐絲琺瑯纏枝蓮紋象耳爐這樣精致化到極致的藏品,但相比于臺北故宮里的大部分藏品,會更加有氣勢一些。
其實,不管哪個故宮里的藏品更多更精,都記載了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精髓,值得我們驕傲與珍惜。
*歡迎關注頭條號、悟空問答號:臺灣自由行。如果有任何關于去臺灣旅游、自由行的問題,請在 悟空問答 提問,并指名邀請 臺灣自由行 來回答!我們一定盡力給您最周全的答案!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故宮博物院臺灣旅游景區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故宮博物院臺灣旅游景區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