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淮安運河景區旅游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淮安運河景區旅游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淮安里運河和大運河的區別?京杭大運河淮安段多寬?聽說去江蘇淮安旅游,看京杭大運河很漂亮,去過的...
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淮安運河景區旅游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淮安運河景區旅游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簡單地說,以前淮安本地人把大運河的原有河道稱“里河”。現在許多居民因是城鎮化后移居市區,不了解這一習慣稱呼,而是根據地圖稱叫“里運河”。
大運河則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后,開通的新航道,應該比舊航道短,水面要寬,當然是更有利于航運。
京杭大運河在淮安段寬度為60米左右。京杭大運河始鑿于春秋時期,南至杭州,北達京津,流經全國8個省市,貫通錢塘江、長江、淮河、黃河、海河五大自然水系,全長 1700 多公里,在江蘇690公里,在淮安境內56.08公里。大運河全程分7段,其中有兩段在淮安境內,即淮安楊莊船閘以北的中運河段和淮安至揚州的里運河。里運河橫貫淮安市區,穿城而過,其流經今淮安市區的一段又稱清江浦。淮安地處大運河最早河段邗溝入淮處末口和古淮水、泗水交匯處清口,城市曾因運河與漕運而興,在漫長的歷史年代里,一直是重要的漕運樞紐。
感謝邀請!
我是一個愛看古裝劇的人,幾年前追劇《漕運碼頭》,從劇中得知漕運總督衙門在江蘇淮安,便有了有朝一日去淮安的念頭。當我真正來到淮安,面對眼前這條已經靜靜流淌了2500余年的京杭大運河時,只看一眼,便被她的美麗深深震撼。
京杭大運河,是貫通中華南北大地的一條文脈,在經年累月的積淀下,形成運河獨有的文化底蘊。公元前486年,吳王夫差為北上與齊國爭霸,從長江北岸的邗城向北,一直伸展至淮河南岸的末口,利用天然的溝渠河湖,連通起中國大運河的第一段--邗溝。淮安,便開始與大運河結下不解之緣。
江蘇淮安清江浦石碼頭,是一南北向街道,南接清江閘,北通黃河古渡毛家嘴,兩端均為石岸碼頭,街道即由此得名。
淮安作為古運河沿線四大都市之一,其興盛之由首推交通。明朝中葉,黃河全流奪淮后,淮安以北的京杭運河不僅迂緩難行,而且危險很大,碼頭鎮三閘一帶,斷攬沉舟之事經常發生,除運糧漕船、巡河官舫外,一般行旅由南而北均至石碼頭舍舟登陸,渡黃河至王家營,換乘車馬,踏上通京大道。由北而南則至王家營,棄車馬至清江閘下,登舟揚帆。
舊時淮安作為南船北馬“轅楫交替”之地,是東南各省人士北上的孔道。據舊志載,若至會試之年,南盡嶺外,西則豫章,百道并發,朝于上京,而此為交衢,故“九省通衢石碼頭”一度流譽海內,其盛時旅館、飯店、車場、商鋪密布,各種行市繁多。屈指數來,歷史上從邗溝到隋唐大運河,再到元明清京杭大運河,淮安始終是無法繞開的轉軸,始終處于大運河不可取代的中樞位置。明清兩朝,淮安是國家河道治理與漕運管理的中心,也是國家鹽務、榷關、漕糧倉儲轉運的重鎮,是當之無愧的運河之都。
至19世紀70年代,海道暢通,由者漸稀。改革開放以來,淮安迅速崛起,重要水陸交通樞紐地位重新確立,石碼頭更行冷落。石碼頭的繁榮寂寞,成為淮安城市興衰的一個縮影和重要見證。而石碼頭作為一策塵封的史書,最終只能讓人們“發思古之幽情、感世事之滄桑”。
大運河,如同打磨千年的玉鐲,推敲千年的詩句,又如同一部活著的化石,一部流淌的《史記》。大運河里流淌的每一滴水,都閃耀著文學和詩意的光輝。
希望我的回答能讓你滿意。歡迎關注!
一比吊糟,雖然我是淮安人,但是個人沒覺得大運河哪里好看,還有揚州的瘦西湖,感覺也就比楚秀園大點多了幾個有名的景點五亭橋啥的,09年去還要80門票,真真看風景還是得云南貴州什么有山有水的地方海拔高點的地方,頭頂藍天白云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淮安運河景區旅游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淮安運河景區旅游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