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旅游景區施工條件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旅游景區施工條件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用基坑放坡法施工需要滿足什么條件和要求?漿砌石施工規范要求有哪些?井的施工規范是什么?用基坑放...
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旅游景區施工條件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旅游景區施工條件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基坑放坡開挖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當場地條件允許,并經驗算能保證邊坡穩定性時,可采用放坡開挖。多級放坡時應同時驗算各級邊坡和多級邊坡的整體穩定性。坡腳附近有局部坑內深坑時,應按深坑深度驗算邊坡穩定性;
2 應根據土層性質、開挖深度、荷載等通過計算確定坡體坡度、放坡平臺寬度。多級放坡開挖的基坑,坡間放坡平臺寬度不宜小于3.0m;
3 無隔水帷幕放坡開挖基坑采取降水措施的,降水系統宜設置在單級放坡基坑的坡頂,或多級放坡基坑的放坡平臺、坡頂;
4 坡體表面可根據基坑開挖深度、基坑暴露時間、土質條件等情況采取護坡措施,護坡可采取水泥砂漿、掛網砂漿、混凝土、鋼筋混凝土等方式,也可采用壓坡法;
5 邊坡位于浜填土區域,應采用土體加固等措施后方可進行放坡開挖;
6 放坡開挖基坑的坡頂及放坡平臺的施工荷載應符合設計要求。
漿砌石施工規范要求如下:
1、砌筑順序:
1)梯形明渠,宜先砌渠底后砌渠坡。砌渠坡時,應從坡腳開始,由下而上分層砌筑;U形和弧形明渠、拱形暗渠,應從渠底中線開始,向兩邊對稱砌筑。
2)矩形明渠,可先砌兩邊側墻,后砌渠底;拱形和箱形暗渠,可先砌側墻和渠底,后砌頂拱或加蓋板。
3)各種明渠,渠底和渠坡砌完后,應及時砌好封頂石。
2、石料安放:
1)漿砌塊石應花砌、大面朝外、錯縫交接,并選擇較大、較規整的塊石砌在渠底和渠坡下部。
2)漿砌料石和石板,在渠坡應縱砌(料石或石板長邊平行水流方向);在渠底應橫砌(料石或石板長邊垂直水流方向)。料石錯縫距離宜為料石長的1/2.
3)漿砌卵石,相鄰兩排應錯開茬口,并選擇較大的卵石砌于渠底和渠坡下部,大頭朝下,擠緊靠實。
4)漿砌塊石擋土墻式防滲結構,應先砌面石,后砌腹石,面石與腹石應交錯連接;漿砌料石擋土墻式防滲結構,面石中應有足量的丁石與腹石相連。
1.沉井施工前,應根據地質資料編制沉井施工措施計劃,選定下沉方式,計算沉井各階段的下沉系數,再確定制作、下沉等施工方案。
2.沉井混凝土的抗壓強度和抗滲標號及下沉前混凝土的強度均必須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 沉井的施工應嚴格按規范和施工措施計劃的規定進行。
3.沉井在下沉前砼的抗壓強度和抗滲標號必須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
4.沉井的下沉應符合規范和施工措施計劃的有關規定。下沉的全過程應按時觀測、及時掌握和糾正沉井的位移和傾斜。下沉情況應認真記錄,出現開裂應查明原因進行處理。
5.沉井沉至設計標高后,應檢驗基底的地質情況是否與設計相符。
6.并列群井的下沉、沉井的封底和井內回填應執行《水閘施工規范》(SL27-91)有關規定。
1 編制專項施工方案;
2 應根據工作井的尺寸、結構形式、環境條件等因素確定支護(撐)形式;
3 土方開挖過程中,應遵循“開槽支撐、先撐后挖、分層開挖,嚴禁超挖”的原則進行開挖與支撐;
4 井底應保證穩定和干燥,并應及時封底;
5 井底封底前,應設置集水坑,坑上應設有蓋;封閉集水坑時應進行抗浮驗算;
6 在地面井口周圍應設置安全護欄、防汛墻和防雨設施;
7 井內應設置便于上、下的安全通道。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旅游景區施工條件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旅游景區施工條件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