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旅游景區被刻字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旅游景區被刻字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在旅游景點刻字如何勸說?安康一家4A景區竹子被游客刻字,9年前的字跡仍清晰可見,你怎么看這類事件?...
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旅游景區被刻字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旅游景區被刻字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當游客在景區石頭上刻字時,作為旁觀者或工作人員,我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來勸說他們:
溫和提醒:首先,以禮貌和溫和的方式提醒游客,告訴他們石頭上刻字是不允許的行為,并詢問他們是否知道這是不恰當的行為。
解釋規定:向游客解釋景區規定,讓他們知道在石頭上刻字會破壞景區的環境和文物,不僅會影響其他游客的游覽體驗,還會對石頭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壞。
提供建議:如果游客仍然想在石頭上刻字,可以建議他們前往景區的指定區域或留言板,在這些地方留下他們的回憶和感受。這樣可以滿足游客的紀念需求,同時保護景區的環境和文物。
引導關注:如果游客對刻字行為不以為意,可以引導他們關注其他方面的游覽體驗,例如景區的自然風光、歷史文化、人文景觀等,讓他們感受到景區的獨特魅力。
如果沒猜錯,指的應該是安康瀛湖景區吧。2014年筆者曾經前往該景區游覽,在景區一座小島上看到了這片竹林,竹子上刻著各種姓名、愛情誓言等等,確實看后讓人心里不舒服。
首先:旅游景區刻字不論是刻在什么地方都是錯誤的,比如西安城墻上刻字都已經很多年了,這種行為是及其缺乏教養的體現。
其次:景區管理不到位,如果景區增加監控、對不文明行為加大處罰,那么這種亂象可以明顯得到遏制。
再次:既然游客喜歡刻字,那么景區管理者可以轉換思路,提供專門的地方讓游客去刻畫(也可能是書寫),這樣說不定會成為景區的特色之一。
在各種充滿歷史文化特色的名勝古跡上,墻壁,老樹,門板,佛像上刻字,是各地旅游點一個不斷出現的狀況景致,很多年來都是這樣,正常人都很難理解這種行為,認為是沒素質的表現。
把自己的名字深深刻在景區展覽的幾百年的文物上,我認為,這其實是一種犯罪行為,一個個至少有多個世紀的歷史文物,被無端刻上某些游客大大名,真是大煞風景,最最俗氣的是所謂某某到此一游,某某和某某到此一游以示恩愛等等。據說各地古跡每年都會出現游客刻字現象,國內哪個名勝古跡,都有被游客刻字的命運!
還有中國游客將這陋習帶到國外,幾年前南京某少年在埃及盧克索神廟浮雕上刻下“某某到此一游”,被穿上互聯網,大大的丟了一次中國人的臉,這是三千多年前的文物啊!
有心理學家分析有些人為何喜歡在名勝古跡上刻字,刻字留名是占有欲的表現,刷存在感或揚名心理,但其實這是典型的狗撒尿圈地盤的原理,也是非常惡俗的一種行為,令人厭惡。更是作死的節奏。
歷史文物每一塊磚瓦、每一堵墻壁門板、每一件展品都是珍貴的文物,是不可復制的文化遺產,承載著歷史的厚重和滄桑,在上面亂刻亂畫,是一種違法且沒有基礎人文道德的行為。
亂寫亂畫刻字等同于破壞文物。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法》第63條中的規定,刻劃、涂污或者以其他方式故意損壞國家保護的文物、名勝古跡,情節不嚴重的,處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
也許有人會說,古代的文人墨客不也喜歡到處題詩刻字嗎?題詩刻字,本是一種文化傳統,何必上綱上線?且不說古代沒有文物保護法,僅就題詩而言,你寫的“××到此一游”,與古人的題詩寫詞相比,極無文學內涵和技術含量,豈可相提并論?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旅游景區被刻字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旅游景區被刻字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