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全域旅游時代旅游景區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全域旅游時代旅游景區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什么是全域旅游?什么是全域旅游?恕我直言!真正做到“全域旅游”,是一件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全域旅游時代旅游景區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全域旅游時代旅游景區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恕我直言!真正做到“全域旅游”,是一件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全域旅游只是一種提法,或者叫著一場時代旅游經濟“秀”!對于推動旅游經濟和整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大有益處,對于整個國民對經濟的發展有一個清晰和美好的愿景與認識,更對國民素質的提升起到積極而深遠的影響,這遠遠比實現“全域旅游”更有價值,值得點贊。
就發展旅游而言,景點就是景點,“全域旅游”,真的有點言過其實,夸大其詞。就今年國慶中秋雙節假日旅游市場而言,北京除了天安門廣場,長城等幾個知名景點外,其它地方比平常更為冷清,甚至給人一個“空城”概念。上海的外灘,南京路,可以稱之為是上海旅游的“重災區”,人滿為患,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設想,然而其它地方,人去樓空,好不凄涼。就連中國的眾多“5A”景區,也是幾家歡喜幾家憂,又有幾個是大火特火,實現了旅游“帶動”戰略。不必一一論證,“全域旅游”不可行,“全域旅游”不可信,更不能盲目的“跟風”,如此下去,將會造成釀成不良后果。
文化是旅游的核心與靈魂,經營旅游的核心在于文化經營,特別是具有東方文化特色的中國,當今世界唯一一個文化帝國,可以說文化是旅游的核心競爭力和第一生產力,甚至是旅游的偉大生命力,文化是旅游的附加值含金量金字塔光明頂,大力發展文化旅游,才是中國的特點正點和亮點。
文化旅游,不但讓旅游景區有文化,更能體現和傳播文化,更為重要的是能提升整個國民文化素養,更好的推動中華民族文化的傳承與弘揚,更好的推動中國文化經濟發展,真正實現中國人民美好幸福生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
文化旅游,需要時代智造,時代創造。唯有文化,才能百花齊放,萬紫千紅。
這個可以參考艾媒咨詢最新發布的《艾媒報告丨2019中國全域旅游產業大數據及標桿案例調查報告》,里面提到:
全域旅游強調全資源整合、全產業融合、全方位服務、全社會參與和全流程保障,涵蓋了對生態環境、公共服務、居民文明,相關產業等旅游資源的綜合考量,旨在協調區域內部資源的有效整合,推動產業結構升級,提升區域內的產業結構、公共服務水平,強調環境的保護。
2018年,中國旅游業發展迅猛,產業規模持續擴大,產品體系日益完善,市場秩序不斷優化,中國2018年旅游業總收入達6.0萬億元,對中國GDP的綜合貢獻為9.9萬億元,占國內GDP總量的11.0%,逐漸成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
2018年,中國國內游人數達55.4億人次,同比增長10.8%,旅游成為中國人民的必需品。國內游市場是全國旅游市場的主力軍。隨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和全域旅游意識的提升,未來旅游業的發展前景較廣闊。全域旅游是應對全面小康社會大眾旅游規模化需求的新理念、新模式和新戰略。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國內旅游市場持續增長。國內旅游人數55.4億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10.8%;而國內旅游收入5.1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2.3%。
全域旅游現在已經變成了一個熱門的詞匯,作為一個旅游從業的我,也一直在研究這個課題,借這個問答和大家分享下。
首先,全域旅游是指將一定區域作為完整旅游目的地,以旅游業為優勢產業,進行統一規劃布局、公共服務優化、綜合統籌管理、整體營銷推廣,促進旅游業從單一景點景區建設管理向綜合目的地建設管理轉變,從門票經濟向產業經濟轉變,從粗放低效方式向精細高效方式轉變,從封閉的旅游自循環向開放的“旅游+”轉變,從企業單打獨享向社會共建共享轉變,從圍墻內民團式治安管理、社會管理向全面依法治理轉變,從部門行為向黨政統籌推進轉變,努力實現旅游業現代化、集約化、品質化、國際化,最大限度滿足大眾旅游時代人民群眾消費需求的發展新模式。
與單兵作戰的傳統景點模式不同,全域旅游更講究由點及面的抱團發展。傳統旅游淡旺季不均、景區內外“兩重天”等問題,往往與建設上的封閉、經營上與社會的割裂、孤立緊密相關。因而在推進全域旅游的進程中,全時、全景、全民、全業的“四全”聯動發展模式是未來規劃、設計的落腳點。
全景:全域景區化。
全時:通過全天候旅游體驗項目的設計,變“8小時經濟”為“24小時經濟”。
全業:以旅游業為主導,進行產融結合的協調發展。
全民:通過“全民共建+全民營銷+全民共享”構建主客共享的都市旅游目的地,建設旅游惠民、旅游便民、旅游富民的幸福城市。
全域旅游就是指,各行業積極融入其中,各部門齊抓共管,全城居民共同參與,充分利用目的地全部的吸引物要素,為前來旅游的游客提供全過程、全時空的體驗產品,從而全面地滿足游客的全方位體驗需求。“全域旅游”所追求的,不再停留在旅游人次的增長上,而是旅游質量的提升,追求的是旅游對人們生活品質提升的意義,追求的是旅游在人們新財富革命中的價值。相應地,全域旅游目的地就是一個旅游相關要素配置完備、能夠全面滿足游客體驗需求的綜合性旅游目的地、開放式旅游目的地,是一個能夠全面動員(資源)、立足全面創新(產品)、可以全面滿足(需求)的旅游目的地。從實踐的角度,以城市(鎮)為全域旅游目的地的空間尺度最為適宜。
通俗上講就是把一個行政區當做一個旅游景區,是旅游產業的全景化、全覆蓋,是資源優化、空間有序、產品豐富、產業發達的科學的系統旅游。要求全社會參與,全民參與旅游業,通過消除城鄉二元結構,實現城鄉一體化,全面推動產業建設和經濟提升。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全域旅游時代旅游景區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全域旅游時代旅游景區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