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石刻山景區旅游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4個相關介紹石刻山景區旅游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大足石刻的北山石刻和寶頂山石刻是在一起的嗎?如果不是請說出它們相差多遠,坐車要多久?門票分別是多少...
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石刻山景區旅游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4個相關介紹石刻山景區旅游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北山石刻位于縣城邊上的北山上,離城區僅2公里,步行即可到達。寶頂山石刻位于縣城東北方向寶頂鎮的寶頂山山,距離大足約15公里左右,也比較近,驅車10多分鐘即可抵達,當然也可以乘坐公交車到達景區。
古人云,“一座喇嘛廟,勝抵十萬兵”,而海棠山又屬于阜新蒙古族自治縣,所以在阜新一帶有悠久歷史的蒙古藏傳佛教的喇嘛廟,結合從義縣北魏石窟就有傳承的漢傳佛教,遼代奉國寺的唐代佛教遺風,元代藏傳佛教八思巴大師在遼寧各地興建廟宇,到清代政府以宗教安撫政策的背景,也就形成了阜新海棠山藏傳佛教摩崖造像大群及周圍造像小群的獨特結果,是蒙藏佛教摩崖造像群在東北地區的集中地,全國獨有。
海棠山摩崖石刻有200多處,基本分布在核心寺院的周圍,烘托寺院的氣氛,從遠處看也有一個特點,這些摩崖石刻都是刻在突兀的大巖石上,與千佛山的巖石不同,這里的巖石偏白(花崗巖),而千佛山的巖石偏黑(玄武巖),形成一白一黑的明顯分界,仿佛一陽一陰,一天一地,好像來自兩個不同天界的同一種佛像。這些摩崖造像不是我們熟悉的漢傳佛教的造像,對于普通人很難辨識了,盡管重新修建了藏式寺廟,感覺還是公園里的風景點綴,沒有太多的藏式宗教傳承,摩崖造像也就是一道奇特的風景,留著讓人登山獵奇。結合網上呂振奎先生的《阜新海棠山摩崖造像考察報告》,記錄幾尊辨識度高的造像。
中國三大最著名石刻為泰山摩崖石刻,武夷山摩崖石刻和千佛寺摩崖石刻。
泰山摩崖石刻共有1000余處,其中最著名的《記泰山行》刻石,又稱唐摩崖,刻于唐開元十四年(726年),在岱頂大觀峰崖壁上。
武夷山中摩崖石刻遍布山中,約有700余處。
位于重慶市潼南縣崇龕鎮薛家村1社張家灣北部山腳下。這批摩崖石刻正在申報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錄。
山東掖縣、平度縣峰山、天柱山摩崖石刻(北魏);山東鄒縣鐵山、崗山摩崖石刻(北周);
陜西漢中市褒斜道摩崖石刻(東漢);湖南衡陽南岳摩崖石刻(南北朝);湖北鄂州怡亭銘摩崖石刻;湖北慈孝溝“采皇木”摩崖(唐);四川梓潼縣臥龍山千佛巖摩崖造像(唐);云南滄源崖畫(新時期)
從大門進入黔靈山公園,大家可以去弘福寺,獼猴園,麒麟洞,七星潭參觀。弘福寺是這全國重點開放的寺廟之一,來到這里可以感受一下寺廟的文化,參觀完以后大家可以去獼猴桃園,這個園子建于20世紀30年代,屬于中西上式的建筑,其中包括了會議室,招待所等等。緊接著大家可以去麒麟洞,洞里有很多的蒸煮時,因為其酷似麒麟,所以名字才叫麒麟洞,洞穴非常的寬敞,可以容納100多人,在1982年2月23日時,麒麟洞被列為貴州省級文化保護單位,參觀完麒麟洞大家可以接著去七星潭,這里的泉水是從麒麟洞涌出的,一直到公園正大門,也是黔靈山公園的一道風景。
建議大家如果去黔靈山公園游玩的話,可以參考一下以上的路線
1、爬山
沿著九曲徑拾級而上,山上植被茂密,空氣很新鮮,一路上還能看到摩崖石刻群。山不是特別高,距離地面的垂直距離大約是200米。山頂有一座始建于清代的弘福寺,門票2元。據說寺里祈福很靈驗,所以來拜的信徒很多。弘福寺后再爬一些山路,就到象王嶺的瞰筑亭,在亭子處可以俯看貴陽群山中高樓林立的景色,是個不錯的拍攝點。
2、弘福寺看獼猴
黔靈山公園的山是由幾座山頭連綿而成的,還可以去白象山、關刀巖、大羅嶺爬爬,而一般游客看過弘福寺、瞰筑亭就差不多可以下山了。弘福寺及下山的這段路上獼猴特別多,不少游客來黔靈山公園就是為了看這些獼猴,猴兒們是公園放養的,一點不怕人,人反而要讓它們三分,有照相機的手里要拿好,有食物的要特別藏好,因為猴子會來搶。
3、黔靈湖劃船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石刻山景區旅游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石刻山景區旅游的4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