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旅游景區工資情況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旅游景區工資情況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月薪3000的人有資格旅游嗎?旅游是專屬有錢人的嗎?月薪3000到5000上哪兒旅游?我想做導...
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旅游景區工資情況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旅游景區工資情況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我說月薪3000的人沒資格旅游。因為,月薪3000的人可以說還只是打工的人,一種是剛剛走出社會,一種是沒技術或下崗工人,老了沒什么單位愿意要的人。屬于為生而活的人。這個工資層的人可以說還是一事無成,或許上有老下有小還是家庭支柱,試問你有什么資格玩樂享受?旅游可以說是比較燒錢的享受。按每天的費用,這個年齡層的人不可能景區半價或免門票。住宿,路費,吃飯,景區門票各平均約占四分之一,根據我幾年的經驗最少一天大概400塊。出去半個月要花兩個月的工資。單身的人以后還要結婚,要生小孩,要培養兒女。我覺得籠統的說資格問題不明確,起碼五十歲前沒資格想玩旅游這問題。我這幾年也看見年輕人旅游的,大多數是女大學生,她們畢業前旅游了,都說結婚了就根本沒機會了,她們有自己的打算,大家都知道。還有就是一些大學生兼職后有錢,生活費學費有父母支持。但我幾乎沒看見過二三十歲的男孩子旅游,這就是他們需要奮斗,需要責任,知道自己現在沒資格。3000塊錢也可以旅游,但合適退休老人,他們對花錢幾乎可以說是省到摳門,知道錢怎么花,大多數景點免票或半票,住宿要求不高,而且收入穩定。或許還有兒女支持,兒女只希望老頭子老媽子別躺床上,能出去玩就是給兒女省錢。所以他們有資格旅游。人要自量,別花過頭錢。
我不認為旅游是有錢人的專屬,月薪3000元當然也有資格旅游!
有錢當然更好,選擇旅游目的地和交通方式的時候更隨意,選擇性更大。錢不太充裕的情況下出去旅游自然就要精打細算了,必須選擇一些比較冷門的目的地,一般這種地方的消費都不高,舉個栗子,冬天選擇雪鄉就不太明智了,選擇與雪鄉一山之隔的雪谷就要好很多,另外交通盡量選擇普通火車,廉價航空以及其他的性價比高的交通方式,這樣就可以花更少的錢來享受旅行了。
我也是喜歡旅游的人,也沒有太多的錢,好在我的愛好比較單一,除了旅游之外其他的花銷不大,我認為旅游最重要的是過程,享受旅游過程中的點點滴滴,收獲不同的見聞,花錢多少并不能衡量旅行的質量。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
覺得靠譜的朋友請幫忙點個贊
歡迎關注愛玩的老朱同學
我會定期與大家分享旅游資訊和我旅途中的見聞
任何人都有資格旅游。除了犯罪分子。
首先,作為有3000月收入的人,相對來說,收入不高,但是一年下來,多少有些盈余,用自己的錢去旅游,誰管得著,自己的錢,自己支配,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只要不要拿錢干違法亂紀的事情。
其次,昨晚收入不高的人,自己有自己獨特的旅游方式,不要和那些大款大碗去比較。盡量節約自己的開支。去不要長假這樣旅游高峰時候去旅游,少去消費高的熱門景點,相反去一些比較實惠的冷門景區。只要花錢不多,同樣可以享受旅游的樂趣。
最后,收入不高,還可以騎行游,本地游,還可以徒步游,遠處的風景不一定就好,家鄉的山山水水也許是最美的景色,所以,旅游也不一定要出遠門。
總之,有錢人有他們旅游方式,我們窮人也有自己的旅游方法。
我是樸素思維,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題主的這個問題個人覺得非常好,月薪3000的人有資格旅游嗎?當然有資格,旅游并不是有錢人的專屬活動。
深入理解這個答案需要正確的認識旅游本身以及旅游的意義到底是什么!
在中國古代旅游確實是一個有錢人的活動,大部分人普通人還是沒有資格談旅游的,像李白、蘇軾這樣的大詩人,大詞人才有條件去窮盡天下山水。而現代的交通平民化了,全國各地的公共硬件設施也完善了,旅游的成本也變得讓普通老百姓可以接受了。因此無論月薪幾千,只要不影響生活,都可以去旅游。
那么為什么至今仍然有人會認為旅游是有錢人的活動呢?那是互聯網發達的今天,各種平臺上看到的風光、奢華的酒店、高檔的旅行工具都給人以一種小資輕奢、格調高大上,并不是普通人所能企及的,因此會被認為只有那些有錢人才有資格去旅游。如果這樣認知只能說題主被這種社會現象所裹挾了,而失去了真正理解旅行的意義。
旅行其實不是為了媚俗、也不是為了發朋友圈、更不是為了炫耀自己,旅行不過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擴展自己,凈化自己,升華自己的方式,既然不去媚俗那么目的地就是跟自己的生活有某種微妙的聯系才可以稱之為旅行,否則只不過是一場自我營造的聲勢浩大的刻奇。
綜合而言呢,就是你的旅游只要不是為了活在別人羨慕的眼光里,而是為了內心的所想,那么金錢就不再是障礙,住不起高大上的酒店那就住普通的賓館或者農家,沒有那么便捷的交通工具就多付出點體力,也許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體會到旅游的真實所在。才能真正體會到一個地方、一個景點最原始的東西,才可以真正的做到升華自己從而擴展自己。還記得大冰書里的那些故事主人公嗎?那才叫旅游,那才叫“活”。
如果出門就坐車,下車就拍照,內心沒有任何的體會,所有的景都只留存在相機里,所有的驚喜全部體現在朋友圈里,那么天下的景點、風情都不過是一些雷同的重復而已。
無論你有多少錢,你的月薪是多少,旅游不只是有錢人的專屬。
我認為哪里都能去,不管有錢沒錢,如果你想去,那就可以了,我曾經的夢想是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實際上我也這么做了,記得我剛畢業的時候那個工資才2000元錢還不到我不是也去了嗎,像蕪湖方特的夢幻王國,南京的紫金山,上海的迪士尼,安慶的大別山彩虹瀑布等等,有一句話說趁著年輕的時候多走走,我們還年輕,為何不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呢?
一:月薪3000-5000最旅游景點。
1:廣西
桂林陽朔縣:游玩
a千古情景區,大型民族文藝演出出很多,燈光秀很漂亮。現場160元/人,某網260元/人,現場黃牛價130-150之間。懂得砍價還能少點。不心疼錢,還是值得一看,演出很華麗。
b漓風景名勝區,游覽漓江兩岸的美景,猶如百里畫廊。游蕩在江中,心情愉悅。現場230元/人,某網265元/人。可以對比其他平臺,會有優惠活動,票價更便宜。
c象鼻山,桂林標志性風景區,因山長的像象鼻山,因此而得名。現場40元/人,某網51元/人。
d靖西通靈大峽谷,奇特溶洞,188米高的瀑布,甚為壯觀。現場115元/人,某網99元/人
e武鳴伊嶺巖,超長溶洞奇觀,讓你嘆為觀止,現場60元/人,某網50元/人。
2:旅游小心得
很多景區,有些項目觀看是需要額外收費。不包含在門票。所以,要訊問清楚后在看。而且有些景區會有人到處推銷購票服務,價格都會比現場網上便宜些。可以講價,講價時要沉得住氣,不要露出一副生無可戀樣子,這樣你就沒辦法和黃牛砍價了。
月薪三千到五千這個水平要看你在幾線城市,如果在一線城市,我覺得生存都是問題,如果在準一線城市,勉強夠生活,如果在二線城市會有點富余,其實說白了,還是根據自身的能力,有多大能力就做多大事,不要只顧今天不顧明天!祝你好運!
據資料昆明城鎮職工工資月均2000多一點,樓上你月收入3-5k已經屬于中上水平了。至于你感覺月月不夠錢花,可能是你的生活水平比較高或者是花費沒有節制吧。 我以前上大學時,一個月生活費500,照樣過得舒舒服服。 畢業工作后,月收入也不低,上班期間公司提供吃住(當然是從工資補貼里面扣,一天30),一月下來,也差不多月光。后來感覺這種生活方式不行。自己學理財,月月把賬記。生活質量沒變(感覺有所提高),月存款3k,還能抽出一部分購買理財產品。 我的支出情況:房租600+水電150+電話100+交通100+網絡50+周末生活費400(不抽煙,喜歡吃水果,喝牛奶)+靈活資金500(用于人情,購置日常用品及衣物)+公共存款100(和女朋友一人存100每月,用于節假日或季度旅游)。 這樣一來,靈活資金時有多余,月支出能控制在2000k以內,目前正在努力掙錢買房。
導游的工資底薪一般,主要呢,是靠提成的。一般的景點也就2千左右,如果做的好,景點也好,和司機又能很熟,好景點能拿到4、5千。目前導游的收入一般由四部分組成:基本工資+公司效益+回扣+小費。基本工資一般為300至450元;效益獎則根據團里收入來定,回扣中包括客人購物回扣(俗稱“扎店”)、景點門票回扣等;小費由導游和司機分,從中扣除高速公路過路過橋費、景點門票費等需導游自理的費用。這樣,一些導游甚至年薪可達20萬元,涉外導游比地方導游要高出許多,旺季收入與淡季收入差別也較大。
作為導游光靠基本工資生活是不現實的,導游收入其實主要通過帶團獲得,帶團收入遠高于基本工資。因此,如果光以為拿個導游證就能掙錢,想法是不可行的。作為導游必須苦練內功,提高業務水平和帶團質量,才是生財之道。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旅游景區工資情況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旅游景區工資情況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