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旅游景區大足石刻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4個相關介紹旅游景區大足石刻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大足石刻在重慶市哪里?大足石刻十一免門票嗎?名家介紹大足石刻?誰知道大足石刻有多少年的歷史了?...
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旅游景區大足石刻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4個相關介紹旅游景區大足石刻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重慶市大足區寶頂鎮
大足石刻是重慶市大足區境內所有石刻造像的總稱。迄今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石刻多達75處,造像5萬余尊。其中尤以北山、寶頂山、南山、石門山、石篆山石窟最具特色。大足石刻造像始建于初唐,歷經唐末、五代,興盛于兩宋,余緒綿延至明清,歷時千余載,是中國石窟藝術史上的最后一座豐碑,也是世界石窟藝術中公元9世紀末至13世紀中葉間最為輝煌壯麗的一頁。
大足石刻位于重慶市大足區石刻鎮石刻街道石刻寺路,距離市中心約80公里。
從市區出發,可以乘坐地鐵3號線到大足北站,再轉乘公交車前往大足石刻。也可以選擇包車或者拼車前往,比較方便。
不免門票。
重慶大足石刻是世界文化遺產、國家首批5A景區、世界八大石窟之一,有“東方藝術明珠”之稱,是世界石窟藝術的最后豐碑。四季皆宜游玩,建議游玩時長4-5小時。
全國先進工作者陳卉麗,是大足石刻研究院文物保護工程中心主任、文博研究館員。作為我國文物保護工作者的優秀代表,她數十年如一日堅守在文物修復一線,埋頭苦干、無怨無悔,長期帶領團隊承擔著大足石刻75處5萬余尊造像的保護與修復工作,將文物保護工作當成自己畢生的事業追求,把人生最寶貴的時光奉獻給了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
文物保護修復的行家里手
大足石刻作為室外文化遺存,又多以摩崖造像的形式展現,歷經千百年的冷暖交替、風吹日曬、雨霧浸蝕等自然因素影響,一直面臨著崖壁滲水、巖體失穩、石質風化、生物侵蝕、彩繪層和金箔層劣化等多種病害的威脅,現已進入高速風化期,保護形勢十分嚴峻。
為此,陳卉麗和她的團隊一起編寫多項文物保護與修復方案,實施巖體加固、水害治理、本體修復、保養維護等多種類型的文物保護與修復工程,使大足石刻文物病害得到了有效遏制。
作為全國石質文物保護一號工程——大足石刻千手觀音造像搶救性保護工程石質修復組的組長,陳卉麗和團隊承擔著修復工程中重要的石質本體修復任務。他們歷時8年攻堅克難,使歷經800年風雨侵蝕、多達34種病害的千手觀音造像“金光再現”,開創了我國大型不可移動文物修復的先河,確立了我國石質文物科技保護的新標桿,該工程被評為“第三屆全國優秀文物維修工程”。
作為全國知名石質文物修復專家,陳卉麗注重傳承、弘揚石質文物保護修復技術,在做好大足石刻的保護修復工作外,她還利用自己豐富的石質文物保護修復技術與經驗,多次援助指導世界遺產——廣東丹霞山摩崖石刻保護、龍門石窟雙窯洞造像修復、敦煌榆林窟壁畫修復等多項文物保護修復工作,為保護世界文化遺產做出了重要貢獻。
造像最初開鑿于晚唐景福元年(公元892年),歷經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五代至南宋1162年完成,歷時250多年。現存雕刻造像四千六百多尊,是中國晚期石窟藝術中的優秀代表。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旅游景區大足石刻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旅游景區大足石刻的4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