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新疆旅游喀斯特攻略路線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新疆旅游喀斯特攻略路線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鹽溶喀斯特地貌形成過程?丹霞地貌、雅丹地貌、喀斯特地貌,到底怎么定義和區分?廣西也...
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新疆旅游喀斯特攻略路線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新疆旅游喀斯特攻略路線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關于鹽溶喀斯特地貌形成過程如下:
1. 喀斯特地貌發育與地下水位關系密切,而后者又隨當地河面或海平面而變化,因此河面或海平面即是喀斯特地貌的侵蝕基面,從另一種意義上說可溶性巖石的底板則是地下喀斯特的基面。 喀斯特地貌的演化模式在侵蝕循環學說的影響下,從早期格朗德、雅庫斯和威廉姆斯的模式,基本為定性3-4階段模式。 如地殼上升后長期穩定,石灰巖致密、層厚且產狀平緩,將首先發育石芽、溶溝、漏斗和落水洞,繼而形成獨立洞穴系統,地下水位高低不一。
2. 隨后獨立溶洞逐漸合并為統一系統,地下水位亦趨一致。 地下水位之上出現干溶洞、地下水位附近發育地下河,地面成為缺水的蜂窩狀。
3. 再后地面蝕低,淺溶洞與地下河因崩塌而露出地表,地下河陸續轉變為地面河,破碎的地面出現溶蝕洼地與峰林。
4. 最后,喀斯特盆地不斷蝕低、擴大,地面廣布蝕余堆積物,形態接近準平原,但仍然殘存孤峰。
希望以上信息有幫助。如需《鹽溶喀斯特地貌發育及特征分析》一文,需標明來源。
丹霞地貌(Danxia landform),定義為“有陡崖的陸相紅層地貌”,1928年馮景蘭等在廣東省仁化縣丹霞山考察時首先命名。形成丹霞地貌的是一種沉積在內陸盆地的紅色巖層,這種巖層在千百萬年的地質變化過程中,被水切割侵蝕,形成了紅色山塊群。
雅丹地貌,或者稱為風蝕脊(Yardang)是一種典型的風蝕性地貌。“雅丹”在維吾爾語中的意思是“具有陡壁的小山包”。由于風的磨蝕作用,小山包的下部往往遭受較強的剝蝕作用,并逐漸形成向里凹的形態。如果小山包上部的巖層比較松散,在重力作用下就容易垮塌形成陡壁,形成雅丹地貌,有些地貌外觀如同古城堡,俗稱魔鬼城。由一系列平行的壟脊和溝槽構成,順盛行風方向延長;高半米至幾米,長數十米到數百米不等;溝寬1-2米,在中國新疆羅布泊東北發育很典型。
喀斯特地貌(karst landform),是具有溶蝕力的水對可溶性巖石進行溶蝕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態的總稱,又稱巖溶地貌。除溶蝕作用以外,還包括流水的沖蝕、潛蝕,以及坍陷等機械侵蝕過程。水對可溶性巖石所進行的作用,統稱為大喀斯特作用。這種作用及其產生的現象統稱為喀斯特。喀斯特是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島碳酸鹽巖高原的地名,當地稱為Kras,意為巖石裸奔的地方。喀斯特地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可溶性巖石地區。
廣西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昆侖山,昆侖山是中國西部的一座大山脈,其位于新疆和青海交界處,是中國的著名山脈之一。然而,廣西也存在著一個名為“昆侖山”的旅游景區,位于百色市德保縣境內,因地處壯鄉民族傳統“昆侖文化”發源地,故名為昆侖山。這里有高峰、瀑布、湖泊、樹木和草原等自然景觀,也有土家、瑤、壯、苗等不同民族的風土人情和民俗文化。昆侖山景區以其美麗的自然風光和多元的文化特色吸引著大量游客前來觀光、度假和探尋文化遺產。
廣西并沒有名為“昆侖山”的山脈哦。昆侖山,又稱昆侖虛、中國第一神山、萬祖之山、昆侖丘或玉山,是中國西部山系的主干,被譽為“萬山之祖”。它西起帕米爾高原東部,橫貫新疆、西藏間,伸延至青海境內,全長約2500公里,平均海拔5500-6000米,寬130-200公里,西窄東寬,總面積達50多萬平方公里。而廣西則以喀斯特地貌著稱,擁有桂林山水等獨特自然景觀。所以,盡管廣西和昆侖山都是中國地理文化的重要部分,但它們并不在同一地理區域內哦。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新疆旅游喀斯特攻略路線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新疆旅游喀斯特攻略路線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