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宜昌旅游單軌路線最新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宜昌旅游單軌路線最新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宜昌軌道交通什么時候可以投入使用?宜昌軌道交通什么時候可以投入使用?宜昌2017年GD...
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宜昌旅游單軌路線最新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宜昌旅游單軌路線最新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宜昌2017年GDP3385億,財政收入400億,市域人口413萬。軌道交通建設的審批三要素是財政收入、經濟總量和人口數量。
前兩個條件GDP和財政收入宜昌沒有問題。卻卡在了人口要求上。
地鐵建設的城區人口要求300萬及以上,輕軌的城區人口是150萬及以上。宜昌市域人口雖然有413萬,可城區人口還不到200萬。
城區人口接近200萬的宜昌只有輕軌一條路可選,可全國很少有城市全部采用輕軌的。以后輕軌建設一定會多起來,可宜昌到底上還是不上呢?
處于東部沿海地區的各省最幸福,不需要削尖腦袋一個勁地往省會城市鉆,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的周邊很多城市都不錯。
最可憐的是西部地區,基本上都是一省會獨大,企業的發展、房產的投資、教育資源、醫療資源以及其他大部分資源都被省會獨享。像四川、貴州、云南、陜西、青海等地都是差不多省會獨大。
國家未來一定會支持中部地區的均衡發展,不僅要支持像武漢、長沙、合肥、鄭州等省會城市崛起,還會支持像蕪湖、岳陽、襄陽、宜昌等這些地級市的做強做大。
很幸運的是在湖北有襄陽、宜昌兩個地級市的經濟總量得到3000億以上,排進全國城市經濟總量近60強。未來應該會對襄陽、宜昌有傾向性支持。
難兄難弟的襄陽,經濟總量近4000億,人口數量600萬,可也是城區人口只有200萬,建設地鐵審批不符合。要不等,要不建輕軌。
假如襄陽上輕軌,那么宜昌直接跟上建設就可以;反之,襄陽在等機會上地鐵,那么,宜昌一定還會細細琢磨琢磨。
宜昌軌道交通目前已經完成了規劃編制,前期也通過了峰值客流評估,目前已報備,還處于審批過程,一旦通過審批就將投入建設。
根據規劃宜昌軌道交通 2號線按照設計,還將延伸至枝江,開啟同城化發展。
宜昌總人口在390多萬,常住人口在400萬露頭,也是湖北常住人口總數呈現正增長的城市。按照2018年的地鐵建設的要求,是要求市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上,GDP規模達到3000億元以上,這個要求經濟指標宜昌和襄陽沒啥問題,人口問題宜昌能滿足嗎?
其實論交通,宜昌整體交通在省內還是領先很多城市,尤其是在快速公交上發展的不錯。
根據規劃宜昌軌道交通,近日規劃4條,遠期規劃3條,形成 7條軌道交通線路。目前還停留在規劃階段,開工建設也暫時沒有明確的時間表,別說投入使用了。
從曲線超車的角度看,武漢地鐵向鄂州延伸,鄂州將會成為湖北地鐵第二城。
宜昌軌道交通一期建設規劃早已通過湖北省相關的評估。下一步將是國家的審批的關鍵期,本市軌道交通2017-2023階段預備修建三條路線,里程大于70公里,曾計劃在2017年里開工修建三條路線其中一條的一期工程。
地鐵軌道的規劃以及修建,部分城市是抱著“好高騖遠”的姿態“急功近利”!在國家層面的審批日益嚴格,某些城市的地鐵軌道修建一事一拖再拖。
宜昌市目前還未正式獲批,根本談不上什么時候投入使用。有關消息顯示,本市地鐵軌道預算投資高達六百多億,其中還不包含拆遷費。
面對巨額的工程費用,以及對城市人口、消費的最低要求,宜昌地鐵軌道項目并未如期修建。
軌道交通的投用,從開工日為始點至竣工日,最低四年。
理論上,宜昌已達到開建軌道(輕軌)的要求。數據顯示本市是湖北省少有的達標城市,有望優先于兄弟地市開建輕軌。
應該不準確,宜昌市區人口其實比較稀疏,經濟也比較落后,目前就是通過炒作軌道交通來提高房價。不知道大家看了軌道交通國家規定沒有,宜昌根本不符合發展軌道基本要求,因為一個城市連公汽就做不滿,發展軌道交通其實就是增大市民負擔。所以國家規定基本條件還是有作用的,不會讓地方政府腦子發熱,這樣造成不必要浪費。
因為筆者覺得國家發改委一定要堅持原則,不能隨意降低條件,盲目讓地方發展規定交通,給當地市民留下許多貸款,從而降低市民幸福感。一定實地考察,一定達到基本條件,然后合理規劃,這樣才能真正起到改變出行目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宜昌旅游單軌路線最新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宜昌旅游單軌路線最新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