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湘西土匪洞旅游路線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湘西土匪洞旅游路線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湘西苗寨土匪洞介紹?八面山燕子洞傳說?湘西土匪頭子楊永清,擁有1萬多人馬,為何被迅速圍剿?...
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湘西土匪洞旅游路線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湘西土匪洞旅游路線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苗人谷苗寨位于湖南省鳳凰縣山江鎮,離山江鎮僅有2公里。距鳳凰古城18公里,面積4平方公里,鳳凰純苗文化的標志性景點。苗人谷,因為擁有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觀和保存完好的古老苗寨而被國內外專家學者公認為中國“苗族活化石”。苗人谷由平湖泛舟、苗王洞、早崗苗寨等多個景點組成。湘西最后一代苗王曾在此居住過,因此該洞得名“苗王洞”。
昔日土匪洞-苗王洞
八面山位于龍山縣南部,西面與重慶市酉陽縣、秀山縣接壤。地形既像一只船,從里耶遠看八面山像一個睡美人,凌架于崇山峻嶺之中。南北長約50公里,寬10余公里,最窄地區僅3公里。山界上地勢平坦,草原地貌,呈小丘陵狀。總面積為51.4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200余米,最高峰1414.5米。
燕子洞位于八面山東南山二十來米的懸崖處,有四個洞口,呈一字形排開。每個洞口相距約二十米,一至三洞相互連通。第三洞上壁有一自生如燕窩形狀的巖窩,故名燕子洞。從山腳到山頂高約一千二百來米,洞外為八十度左右石壁,僅有一條人工開鑿的羊腸小道可以通行,小道上有四個“之”字拐,確為“一人當關,萬夫莫開”的險隘。
八面山位于龍山縣南部,地形像一只船,從里耶遠看八面山像一個睡美人,凌架于崇山峻嶺之中。南北長約50公里,寬10余公里,最窄地區僅3公里。山界上地勢平坦,草原地貌,呈小丘陵狀。總面積為51.4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200余米,最高峰1414.5米。
特別是燕子洞,1950年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7軍第141師在湖南省里耶縣八面山進行的剿匪戰斗。1949年底,原國民黨軍暫編第1軍軍長陳子賢與湘西匪首師興周等共同策劃,企圖以湘西八面山為中心建立湘鄂川黔反共游擊根據地,進行所謂游擊戰爭。
陳子賢、師興周糾集匪眾4000余人,在八面山構筑了大量碉堡、閘門等工事。1950年1月中旬,人民解放軍第47軍第141師奉命剿滅陳子賢匪部。該師兩個團分別進至八面山下的內夕棚地區和大、小巖門,形成對八面山南北夾擊態勢。在發起進攻前,剿匪部隊準備了大批軟梯、繩索和長桿撓鉤,并反復研究和演習爬巖攻洞的戰術。攻山戰斗打響后,剿匪部隊從山南懸崖陡壁隱蔽地爬上山峰,消滅了把守路口的匪徒。匪首見勢不妙,率部分匪徒棄山逃跑。攻擊部隊直搗土匪指揮部所在地燕子洞,控制了八面山。逃竄的匪徒被預先設伏的解放軍堵截,大部被殲。此次戰斗共殲滅匪首師興周以下3000余人。
湘西土匪頭子楊永清,我們先來看看此人背景,這個楊永清是湘軍出生,不大不小在湘軍里也算個旅長,率領部隊參加北伐,也建立了一定的軍功,1928年6月份當上了師長,不過沒多久部隊縮編,自己又被降為旅長了,這一下楊永清不干了,感覺自己有錢又有能力,不如脫了這身軍裝去當個山大王痛快,于是在芷江一帶落草為寇,發展勢力,逐漸發展成為芷江的土皇帝。
1949年春解放軍百萬雄師過大江,對南方各省的國民黨部隊進行摧枯拉朽般的攻擊,在程潛、陳明仁率部通電起義,長沙得以和平解放后,當時的白崇禧瞬間感到局勢不妙,要想阻止解放軍繼續南下,必須啟動應變計劃,那就是收編芷江的十萬土匪抵抗解放軍南下部隊。
芷江,解放軍要進軍大西南,這里是必經之地,國民黨要據守大西南,這里又是防御重點。白崇禧坐飛機抵達芷江機場,收編這一帶的土匪,要錢給錢,要槍給槍,紛紛給當地的土匪頭子加官進爵,為了拉攏當地“土皇帝”楊永清,白崇禧還與他歃血為盟,結為兄弟。和白崇禧這一結拜,楊永清搖身一變成為了“芷江警備司令”,準備和解放軍大干一場,阻止解放軍西進。當四野47軍進駐湘西,兵臨芷江城下時,楊永清下令城內部隊趕快撤退,企圖聯合其他各股土匪與解放軍決戰。到了1950年春,解放軍四個團在麻陽一帶包圍楊永清為首的大股土匪,經過激烈戰斗,大獲全勝,但楊永清等一些重要匪首卻漏了網。
躲在山區的楊永清不甘心失敗,任然網絡散落的土匪,決心繼續與解放軍對抗。還與解放軍小分隊發生激戰,至使23名解放軍戰士犧牲,面對剿匪的困局,1950年2月1日,47軍發出剿匪政治動員令,決定徹底清繳湘西土匪。
楊永清一伙匪眾躲在大樹坳,那是個群山環繞,森林茂密的地方,易守難攻,除了這些地理條件阻礙剿匪外,這伙土匪還在三條上山的險要道路上修筑堅固的工事,擺上機槍,還在平坦的坡地上種上了水稻,這是準備要與解放軍頑抗到底。1950年9月,解放軍47軍140師準備對楊永清一伙土匪進行圍剿,140師參謀找來向導,一起研討進軍路線,制定好方案,那是1950年的中秋節晚上,140師的戰士不畏艱險攀爬山坡,躲過明崗暗哨,來到匪徒的中心天王廟,一陣突然襲擊,發生信號彈,里應外合發起猛烈進攻,大獲全勝,不過楊永清逃到了涼傘一帶。
躲在涼傘深山老林的楊永清被偵察兵找到,幾個偵查員一擁而上將楊永清生擒,1950年12月26日,經過公審大會判決,楊永清被當場處決。
解放戰爭接近尾聲時到新中國成立的一兩年間,全國軍民萬眾一心,同仇敵愾,相繼剿滅、肅清了各地土匪,根除了千百年來的匪患。湘西土匪頭子楊永清,擁有1萬多人馬,也在這次秋風掃落葉般的大剿匪中灰飛煙滅了。
楊永清(1886--1950),湖南芷江人。曾任湘軍第1師17旅少將旅長,國民革命軍旅長、中將師長,1928年部隊縮編,改任少將旅長,因職務的降低便離職回鄉。
回到地方后,楊永清有了用武之地。他創立了“楚漢宮”,成為湘西最大的幫會組織。他自任龍頭大爺,潘壯飛、楊春圃為副龍頭大爺。
楚漢宮以武力強迫群眾加入幫會,要求必須交錢、交槍。誰要是抵觸,就命令在幫會中專門執行死刑的殺手“紅旗五哥”曾西胡子帶人去殺。所以,楚漢宮發展得很大。
1930年,楊永清當上了湘西上游各縣聯合維持治安會主席,1935年10月任湘西綏靖公署七縣聯防剿匪總指揮。抗戰爆發后,楊永清被任命為第70軍暫編13旅旅長,湖南民眾抗日自衛團軍事參議會少將參議等職。
可以看出,楊永清身兼多職,亦官亦匪,亦軍亦幫,是湘西土匪中實力派人物。
1949年7月,國民黨華中軍政長官白崇禧親赴芷江,宴請各股匪首,為他們打氣壯膽,企圖把解放軍擋在湖南。
白崇禧與這些匪首一一握手,還和他們拜起了把子。對湘西土匪頭子楊永清青睞有加,與他歃血結盟。隨后,楊永清被任命為湘西縱隊司令兼芷江警備司令,白崇禧還送給他一部電臺、三千銀元和一萬發子彈。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湘西土匪洞旅游路線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湘西土匪洞旅游路線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