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封狼居胥旅游路線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封狼居胥旅游路線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漠北河通過內蒙的哪些地方?“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辛棄疾這句詩里提到了什么典故?...
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封狼居胥旅游路線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封狼居胥旅游路線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漠北河”從阿拉善右旗開始,通過內蒙巴丹吉林沙漠—狼山—烏蘭巴托—陰山北坡—錫林郭勒盟正鑲白旗,以淺埋深隧洞,向內蒙古、北京方向延伸。
紅旗河”方案的支線中,有一條被稱為“漠北河”,按照當今的沙漠分布,這樣命名無可厚非,但必須指明,古代時這條支線所經過的地方都屬漠南地區。在漠南開出一條“漠北河”,居延到陰山及其以北的大片土地,歷史上都處于漠南,霍去病封狼居胥、蘇武牧羊的地方(烏蘭巴托、貝加爾湖周圍)才是漠北。
從內蒙古阿拉善右旗境內開始,經巴丹吉林沙漠向狼山、陰山北坡延伸,共925公里;繼續延伸至錫林郭勒盟正鑲白旗,以淺埋深隧洞進入灤河、潮河,最終進入北京密云水庫,共760公里。
漠北河。從內蒙古阿拉善右旗境內開始(水位1620米),經巴丹吉林沙漠向狼山、陰山北坡延伸(水位1330米),共925公里;繼續延伸至錫林郭勒盟正鑲白旗(水位1200米),以淺埋深隧洞(長度小于30公里)進入灤河、潮河,最終進入北京密云水庫,共760公里。全程高水位運行,坡降大于萬分之2.15,可以“自流”惠及沿線北側的所有地區。
漠北河經過內蒙古的阿拉善右旗,巴丹吉林沙漠,狼山、陰山北坡 ,錫林郭勒盟正相白旗,灤河、潮河等地。
內蒙古漠北河水利工程和紅旗河工程是一回事的。紅旗河工程為惠及更多地區,方案還設計了3條主要支線。通向延安方向的“紅延河”,通向內蒙古、北京方向的“漠北河”,以及通向吐哈盆地的“春風河”。
評論里有人把這句詩拆為兩個典故,實際上就是指的一件事情——元嘉北伐。
自從檀道濟唱籌量沙,全師而返后,南朝宋曾與北魏保持了十幾年的和平局面。在開戰前宋廷內部曾有激烈的爭論。丹陽尹、太子詹事、前軍將軍徐湛之、吏部尚書江湛及彭城太守王玄謨堅決支持北伐。其中王玄謨早在幾年前就上書陳說自己的戰略,宋文帝劉義隆還說過:”聞王玄謨陳說,使人有封狼居胥意。”這就是詞中“封狼居胥”的出處。
另外,太子步兵校尉沈慶之等武將反對,沈慶之認為“(檀)道濟再行無功,(到)彥之失利而返”,眼下“六軍之盛,不過往時”,北伐恐怕要“重辱王師,難以得志”。一般來說,戰爭是武將封侯加官的好時機,但這次北伐卻沒得到武將的普遍支持,所謂“草草”,太草率了。
北伐開始后,先鋒王玄謨在虎牢城外遲遲無法取得突破,失去戰機,北魏太武帝拓拔燾率大軍渡河南下,王玄不戰而逃,攻守逆轉。拓拔燾一路往南,直抵長江北岸,沿途宋軍要么躲在城內不敢出來,要么直接棄城南逃,以致魏人吹噓:“入境七百馀里,主人竟不能一矢拒逆。”還敲敲打打的在長江北岸的瓜步過了個春節。而在長江南岸,憂心忡忡的劉義隆登上石頭城北望,對身邊的江湛說:“檀道濟若在,豈使胡馬至此?”戰前的豪情壯志,到頭來“贏得倉皇北顧”。
但是,宋軍方面并非完全沒有戰果。中線方向,柳元景率軍自襄陽出發,連克弘農、陜城,擊殺北魏鎮守洛陽的張是連提,進取潼關,“關中豪杰所在蜂起,及四山羌、胡皆來送款。”由于東線的大潰敗,劉義隆擔心孤軍深入,將人叫了回來。
在這場戰爭中,“魏人凡破南兗、徐、兗、豫、青、冀六州,殺掠不可勝計”,而自身“士馬死傷亦過半”,雙方國力都受到損傷。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封狼居胥旅游路線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封狼居胥旅游路線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