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旅游路線的不足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旅游路線的不足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旅行社報的價格那么低,感覺連機票費都不夠,旅行社是真的掙錢嗎?為什么?旅行社報的價格那么低,感覺連...
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旅游路線的不足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旅游路線的不足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旅行社是在賭,其實游客心里也都明白,花的錢根本就不夠旅游的費用,游客是想占便宜。旅行社不是神仙,也沒有什么愛心,更沒有撒錢的實力。旅行社和游客之間就是一場賭博,看誰有智慧有耐力。
旅行社低價收客,想盡辦法從游客購物,參加自費項目中把損失和利潤賺回來;游客裝傻充愣,捂緊錢袋子不肯消費。
旅游是在解決溫飽后的精神享受,結果往往成了一場戰爭。
有時候旅行社碰到弱勢群體能小勝,有時候碰到精明的游客就是慘敗。
其實國家法律法規是傾向游客的,只要游客熟讀國家旅游法就能讓旅行社賠錢。
因為法規上規定,游客可以有取消合同內規定購物游覽的權利,并不用賠償任何損失,也就是說即使旅游合同上寫了有購物店,也有不去的權利,還有自費項目,游客更是可以拒絕,如果強迫不但全額退款,還能獲得3倍賠償,你說旅行社能賺到錢嗎?
國家的法律法規越來越健全,就是不讓低價團存在,讓旅行社和游客之間產生矛盾,凈化市場。
我是教旅游政策法規的,所以知道法律法規的重要性,很多次幫助朋友維權成功了。
這個說法,各有各的苦楚。旅行社說賠錢,游客說被騙了(不是想象的旅行)。 首先旅行社的操作方法有很多,比如通過低價吸引購買旅游產品, 舉例:
親身經歷,參加北京八達嶺一日游。天安門廣場,前門,大柵欄一路上到處都是小廣告傳單,從68——238元不等,自己選擇了折中138元的。
早晨上了車,才注意到一車真的是68--238的大聚會。根據上面描述的贈送光碟,T恤衫等,打電話問組團社,推向說直接和導游聯系,最后活動結束了也不了了之。而其中那些掏高價的游客,在行程中確實受到了比較優待的服務,購物點 用餐 都也受到特殊照顧。
所以,在報名報名點不一樣,你所報的價格不一樣,而其中沒有相應的合同和報名前所商量贈送服務項目沒有在合同中標注,最后吃虧的還是自己。
這是自己的經歷,不管報什么團隊要事先確定(不管口頭還是書面,所謂一份價格一分貨,在這里也體現的淋漓盡致) ,又比如:
1.新疆天山天池一日跟團游,天山天池門票125觀光車90 用餐25 導游服務10 車費80,結果旅行社報價才200--這種,很明顯就是購物團,通過定點的購物店消費返傭,達到營收和利潤的操作方法
2.一些跟團經濟游產品,基本只含景區首道門票,實際上在景區里面還有很多需要自費的項目需要自己掏腰包,然后旅行社用車 餐飲 住宿都是團員一起分攤了,綜合下來就有利潤了。
3.一般大旅行社都有自己的操作團隊,比如房控、車控、票務,這些資源都是對接好的,所有有一定的優勢在里面,可以比較低的價格做出來,當然如果連自己都可以算出來是虧損的價格在做,那肯定有貓膩。
總之一句話,好的服務品質,都需要成本的。
前年去俄旅游,9天共4飛(杭州一北京一莫斯科)2次共16小時莫斯科到圣彼德堡的火車往復,至杭州來回600公里的接送(其間吃,住)說沒有任何購物點,報價不到6千(包括國外導游費)算了下,真不能掙到錢,但冬宮,夏宮,克里姆林宮等門票自付,事后網上查了門票費,光這三處,旅行社就掙了我們每人1300多元,因為國內門票費貴得離譜已習慣,其實國外門票費都是很低的,總之旅行社是不會做賠本買賣,換個名目掙你錢罷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旅游路線的不足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旅游路線的不足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