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西北小馬扎旅游路線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西北小馬扎旅游路線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冬至即將來到,為什么老話說:冬至在月尾,寒冷在正月呢?冬至即將來到,為什么老話說:冬至在月...
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西北小馬扎旅游路線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西北小馬扎旅游路線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農村俗語“冬至在月尾,寒冷在正月”是啥意思?什么時候會最冷?
古人對冬至的解釋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冬至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這一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屬于第22個節氣活動,同時也是陰陽交匯的時候。所以,真正的寒冬,從這一天開始將會愈發明顯。
明天就是冬至了,也就是陽歷2020年12月21號,農歷的冬月初七。這里面說的冬月是農歷的一種說法,農歷十一月為冬月,農歷十二月則為臘月的意思。
而說到冬至,大家可能會覺得有一點疑惑之處,每年陽歷的時間不都大抵在12月22~24號,那為什么還會有月初、月中和月尾之說呢?其實,這主要的差異在于農歷的日子。像今年雖然是在陽歷12月21日,但是按照農歷日期來算,只在初七,也就是在月初了。
那么,我們根據這句俗語所言,冬至已經在月尾,就要等到正月的時候才是冷天,就是屬于暖冬。而反過來說,今年冬至在月初,“冬在頭,大寒年夜交”,所以今年的冬天,寒冬估計是個不爭的事實了。
而我們都知道,冬至到了就開始數九,進九的開始,意味著寒冷天氣要到來了。九天為一九,“一九”是12月21號到12月31號,“二九”是來年1月1號到1月9號,“三九”是1月10號到1月18號,“四九”是在1月19號到1月27號。
其中大寒節氣在1月20號,臘八節。而我們通常所說的一年中最冷的天氣是從“三九”天開始的,大寒節氣寒冷將達到頂峰的。
下面和大家拓展延伸說下冬至飲食上的一些講究:
今天是12月20日,明天的時候將迎來冬至節氣。應該說,冬至是一年中農村人比較重視的節氣,北方農村都將冬至看作節日來過。而明天是農歷冬月初七,冬至這天是白晝最短的一天,從這天起開始數九,每九天為一九,氣溫開始下降,又以三九、四九最冷。
民間素有以冬至節氣的時間來預判未來天氣的冷暖變化。像南方所說的“冬至在月頭,無被不用愁”,而北方則有“冬至在頭,凍死老牛”之說。所以說即便是農村的一些關于冬至的俗話也與地域有關,畢竟我國幅員遼闊,南北差異太大。
那老話冬至在月尾,寒冷在正月是什么意思呢?
其實,這句老話的意思不難理解。冬至過后,就開始了數九。北方農村素有“三九四九,凍死豬狗”的說法,試想豬狗是比較耐凍的動物,尚且能凍死,可見寒冷之極。
從冬至開始數九算起,三九是冬至后27天,四九是冬至后36天。照這樣算的話,如果冬至在月尾,那27天到36天的時間段正好是正月期間,所以正月就正處于最冷的時候了。
今天是十二月二十一號,也是冬至節。本以為冬至進入數九的日子,氣溫會更加寒冷,沒想到今天天氣卻一反常態,太陽早早的升起來了,透過玻璃窗,照在屋里的茉莉花上,剛發的新芽在萌動。真正的隆冬到了,我想起一句話,冬天來了,春天不遠了。
按照農歷,今天是十一月初七,應該說冬至在月初。我們當地農村老人說,冬至在月頭,孩童滿街走。意思是說,冬至在農歷十一月初,就預示這個冬天不會太冷,小孩子不需要貓在家里,可以到街上玩耍。怕冷的老人們,也可以搬個馬扎坐在朝陽的墻根下聊天。如果按照陽歷,今天是12月21號,也就是12月下旬,那么冬至就是在12月尾。
題主說冬至在月尾,寒冷在正月呢?大家都知道整個冬季最寒冷的日子就是三九四九,現在我們來計算一下。冬至開始是一九第一天,如此,到臘月中旬三九四九就已經過去了,到春節的時候,六九差不多都過完了。九九歌說五九六九河邊看柳,而且臘月二十二就已經立春了,也就是說今年春節不會太冷,大家不必擔心走親訪友時會天寒地凍。正月的時候,就已經到了七九河開八九燕來的季節了,大寒早就已經過去了,怎么可能寒冷在正月呢?
想來想去只有一種情況可能例外,那就是倒春寒。如果今年冬天不冷,是一個暖冬的話,那么過了春節以后,就很有可能發生倒春寒。而從今年冬天看來,倒春寒發生的概率不會太大。因為今年進入冬季以后,平均溫度要比往年低了一些,前幾天還沒有到冬至的時候,我們這里的溫度已經到了零下八九度。東北的朋友可能會說,零下八九度算什么,大東北已經到了零下幾十度。可對于膠東地區的人們來說,初冬零下八九度的溫度,已經算是比較低了。
倒春寒很容易在暖冬之后發生,這個在今年春天已經做了驗證,去年冬天的暖冬,導致了今年春天的倒春寒,這個事實我們已經經歷了。倒春寒是我們農民最不希望看到的,不過從最近一段時間的溫度來看,明年春節以后發生倒春寒的概率比較低。雖然今年冬至在11月上旬,但在冬至以前,很多地方就已經提前進入了小寒大寒的天氣,溫度甚至比三九四九還要冷。所以明年正月未必會有多寒冷。
2020年12月21日18時02分是冬至,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吧,當然每一年的冬至日期都差不多,但是準確的時間是有區別的,白晝時間的交換,夜間變長慢慢轉換為白天變長,這個二十幾號是陽歷的日期,用我們農歷的24節前算法就是,冬至不離十一月,也就是冬至在農歷的十一月,其中有月初月中和月尾的說法,就是冬至在陰歷來的早晚決定了寒冷的時間。
今年的冬至在農歷11月初七,屬于冬至在早,這次冬至數月頭,冬至過的第一個九天為一九,正常來說最冷的是三九天,也就是冬至厚的一二十天,到出九就是在陽歷三月中旬了,氣溫回暖比較慢,冬至在農歷的十一月上旬那代表著的是這個冬天是一個暖冬,屬于前半段沒有寒冷的冬天,以晴暖天氣為主,這樣的季節農民是不太喜歡的,說明來年的氣候不會太好,當然前段暖和后段冷,大寒小寒近年底,所以上旬冬至天氣前暖后寒為基本規律。
陽歷的冬至基本上跟農歷算白晝交換的時間重疊,所以陽歷的冬至幾乎算是固定的,一般每一年差別就是一天以內,這個跟二十四時節的清明差不多,屬于后來人為定性修改的,陽歷代表的冬至沒有前中后說法只有陰歷有,冬至在月中呢,那當年冬天以干冷為主,來年的天氣有可能是比較缺水的,對于農作物也不是很好,缺少雨雪使得土地中的昆蟲會比較適合生存,有句諺語說的好,地里蓋上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就是說冬天的雨雪對于農作物的作用非常大,缺少雨雪不但讓昆蟲存活,還會造成土地干燥不利于農作物生長。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西北小馬扎旅游路線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西北小馬扎旅游路線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