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紅色長征旅游路線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紅色長征旅游路線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長征路線圖每個地方的距離?紅軍長征經過六盤山的路線?紅軍長征行動順序?長征路線圖每個地方的距離...
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紅色長征旅游路線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紅色長征旅游路線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紅軍長征路線圖:紅一方面軍:自1934年10月11日至1935年10月19日,歷時12個月零7天,途經江西、福建、廣東、湖南、廣西、貴州、云南、四川、西康、甘肅、陜西行程約二萬五千里。
紅二方面軍:自1935年11月19日至1936年10月22日,歷時11個月,途經湖南、貴州、云南、西康、四川、青海、甘肅、陜西行程約一萬六千里。
紅四方面軍:自1935年5月至1936年10月9日,歷時18個月,途經四川、西康、青海、甘肅,行程八千余里。
紅二十五軍:自1934年11月16日至1935年9月15日,歷時10個月,途經河南、湖北、甘肅、陜西,行程二萬五千余里。
1935年10月初,中央紅軍經回民區連續突破會寧、靜寧之間封鎖線,到達六盤山西麓。10月7日上午,紅軍來到青石嘴,發現敵騎兵正在村里休息,立即發起圍攻,經過3個多小時戰斗,殲敵兩個連,繳獲戰馬百余匹。
當天下午,紅軍翻過六盤山,夜宿東山側。敵騎兵仍尾隨不舍。翌日拂曉紅軍出發,再次突破敵人平涼、固原之間的封鎖線后,翻越了長征路上最后一座大山,于10月19日抵達吳起鎮,與陜北根據地紅十五團勝利會師。
1935年10月初,中國工農紅軍在毛澤東指揮下,佯攻天水,示行于東,然后出敵不意,從哈達鋪掉頭北進,攻克通渭城,進入平涼、固原大道。
1935年10月7日,紅軍在寧夏六盤山的青石嘴,又擊敗了前來堵截的敵騎兵團,掃清了阻礙,擺脫了追敵,當天下午,一鼓作氣,翻越六盤山。之后,長驅直入,于1935年10月19日到達陜北保安縣吳起鎮,與陜北紅軍勝利會師,完成了震驚世界的二萬五千里長征。
擴展資料:
70年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農紅軍為了北上抗日,突破敵人的圍追堵截,跨越萬水千山,戰勝無數艱難險阻,創造了無與倫比的英雄業績,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偉大革命篇章。
六盤山是近南北走向的狹長山地。山脊海拔超過2500米,最高峰米缸山達2942米。其北側另一高峰亦稱六盤山,達2928米,由平涼至靜寧的公路312國道經此。山路曲折險狹,須經六重盤道才能到達頂峰,因此得名。山地東坡陡峭,西坡和緩。
依次順序為:
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 、翻越皚皚雪山、穿越茫茫草地總體路線:瑞金→突破敵四道防線→強渡烏江→占領遵義→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翻雪山→過草地→陜北吳起 會師(1935年10月)→甘肅會寧會師(1936年10月),宣告長征 的勝利結束。
長征:土地革命戰爭時期 ,中國工農紅軍主力撤離長江南北各蘇區,轉戰兩年,到達陜甘蘇區的戰略轉移行動。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后,中央主力紅軍為擺脫國民黨軍隊 的包圍追擊,被迫實行戰略性轉移,退出中央根據地,進行長征。
長征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跡,中央紅軍共進行了380余次戰斗,攻占700多座縣城,紅軍犧牲了營以上干部多達430余人,平均年齡不到30歲。共擊潰國民黨軍數百個團,其間共經過14個省,翻越18座大山,跨過24條大河,走過荒草地,翻過雪山,行程約二萬五千里,紅一方面軍于1935年10月到達陜北,與陜北紅軍勝利會師。1936年10月,紅二、四方面軍到達甘肅會寧地區,同紅一方面軍會師。紅軍三大主力會師,標志著萬里長征的勝利結束。
歷史背景:1933年9月~1934年夏,中央蘇區紅軍第五次反“圍剿”作戰,由于中共中央領導人博古和共產國際 派來的軍事顧問李德 (又名華夫,原名奧托·布勞恩 ,德國共產黨黨員),先是實行冒險主義的進攻戰略,后又實行保守主義的防御戰略,致使紅軍屢戰失利,蘇區日漸縮小。
1934年4月,中央紅軍(1月,由紅一方面軍改稱)在江西省廣昌與國民黨軍進行決戰,損失嚴重,形勢危殆。
7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命令紅軍第7軍團組成北上抗日先遣隊,向閩浙皖贛邊挺進,建立新的蘇區;命令紅軍第6軍團從湘贛蘇區突圍西征,到湘中發展游擊戰爭。中革軍委派出兩個軍團分別北上、西征,意在調動國民黨“圍剿”軍,以減輕中央蘇區的壓力,但未能達到目的。
10月初,國民黨軍向中央蘇區的中心區域進攻,迅速占領了興國、寧都 、石城一線。紅軍的機動回旋余地更加縮小,在蘇區內打破國民黨軍的“圍剿”已無可能,于是被迫退出蘇區,進行長征。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紅色長征旅游路線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紅色長征旅游路線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